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黑土地上的大豆“困局”
时间:2014-03-21 09:46  浏览次数:

“洋大豆”是否对生态平衡和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黑土地上的大豆“困局”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8年来减少一半。对此,有专家建议在全省辟建国家级“非转基因生态保护区”,保护本土大豆的净土不被污染。 吴殿峰摄

  ◆本报记者吴殿峰

  巴彦县曾经是黑龙江省的大豆重点产区,10年前,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而现在仅存24万亩。在本土大豆节节败退的背后,是大量转基因大豆的进口。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粮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特别是黑龙江省代表提出的“洋大豆”物种入侵可能会造成生态污染、改变物种间竞争关系、使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提案建议,更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建立生物安全长城、辟建国家级“非转基因生态保护区”,让大豆的净土不被污染,这一话题再次搬到了桌面上。

  困境 九成以上本土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到了“集体倒闭”的边缘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早市上,料峭的寒风挡不住买菜的市民。购买油条的人们在一个简易的早点铺前排起了长队。早点铺上面的条幅很惹眼:“纯正‘九三’非转基因豆油,一次性使用,如假认罚1万元”。

  “九三”是黑龙江省一个农垦分局的名称,一家大型榨油企业因坐落在这里而注册了“九三”商标。多年来,这家企业一直生产非转基因大豆油。炸油条的杨师傅长年使用“九三”豆油,虽然他不了解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有啥区别,但他知道用这个“金字招牌”能招揽来更多生意。

  在黑龙江省,当地人喜食“九三”牌豆油和色拉油,黑土地上出产的“九三”豆油几乎成了健康油的代名词。大到大型超市,小到粮油食品店,“九三”豆油都会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我们就吃非转基因豆油,很多年了,吃着放心。”一对购买豆油的夫妇直接来到某品牌的非转基因豆油专区,拿了一桶豆油放在推车上。这对夫妇告诉记者,他们确信本土生产的天然大豆油是最安全的。

  家乐福超市乐松店的某品牌食用油销售人员说,一直以来,非转基因豆油比转基因豆油卖得好。有些消费者虽然不懂两者之间的区别,但常常是拎一桶本土大豆油就走。像她负责的大豆油区域,只有两种转基因豆油,也不是作为主打产品销售。

  尽管如此,“九三”这家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却一直做着“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据了解,近年来,黑龙江省作为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以“九三”为例,这家企业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500万吨,但如今年加工量却不足100万吨。

  “九三”集团副总经理杨宝龙说,加工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生产就赔钱,同时也面临无豆可榨的尴尬。与加工进口大豆相比,加工1吨国产大豆要增加300元成本。

  “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大豆,仅给大豆称重、化验、倒运这几项,1吨就要增加成本80元,而进口大豆到港后几乎不增加成本。”杨宝龙说,加工国产大豆越多就亏损越多。

  黑龙江省龙江福粮油公司也是少数能够维持开工的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宋胜斌说,他们企业也只是间歇性地开工,“高价收购本地产大豆会赔钱,但低价又收不到豆料。”

  在哈尔滨平房经济开发区,聚集着10多家大豆压榨企业,大多数处在停工待产中。

  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统计,全省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200吨以上的有88家,年加工产能在1450万吨左右。但目前9成以上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都已停产,实际加工量只有200万吨左右。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已经到了“集体倒闭”的边缘。

  专家分析,与沿海大豆加工企业相比,“九三”、“龙江福”等地方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即便同样加工进口转基因大豆,“九三”等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也有明显劣势。同样购买1吨大豆,跨国公司成本要比中国企业低5%以上,相当于每吨大豆成本低200元以上。

  无奈 种植大豆在农民眼中已经变成了“鸡肋”,许多人只能转产

  榨油企业日子不好过, 种大豆的农民也同样无奈。

  黑龙江省巴彦县西集镇一位王姓种粮户很有感慨:“我家里50多亩地,有两三年不种大豆了。”据他介绍,2008年村里有2/3的地都种大豆,2009年只有一半地还在种,到2011年就全改种玉米了。

  巴彦县有344万亩耕地,曾经是黑龙江省的大豆重点产区。10年前,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而现在仅存24万亩,“大豆之乡”也难见大豆了。

  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克山县也是传统大豆种植区,近年大豆种植面积也在锐减。在1997年~2007年的10年间,克山县的大豆一直维持在240万亩,但目前已经下降到150万亩了。

  谈及弃种大豆的原因,很多农民都认为种大豆的比较效益太低了。他们有一个对比账:种1亩玉米成本为400多元,按亩产1500斤、每斤0.8元算,1亩挣800元;种1亩大豆成本300多元,按亩产300斤、每斤2.2元算,1亩挣不到300元。

  谭志娟是黑龙江省讷河市的农业推广技术员,30年来,她见证了大豆产业的兴衰成败。在全国“两会”上,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交《关于请求国家对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给予支持》的建议。她认为,我国的大豆产业已

  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谭志娟告诉记者,作为“肥茬儿”的大豆,可以成为调整种植业轮作的一种作物,涵养这片黑土地。但现在,种植大豆在农民眼中已经变成了“鸡肋”。

  早在2005年,大豆产业危机四伏的情况就已初露端倪。在一次全国“两会”上,谭志娟曾大胆预测大豆产业的衰弱。但令她没想到的是时间这么快、情况这样严峻。

  数字最有说服力。谭志娟说,作为中国“大豆之乡”的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已从2005年的6323万亩下降到去年的3644万亩,8年间减少了近一半,目前仍呈下降趋势。而与这个现象截然相反的是我国进口大豆不断创出新高。

  谭志娟在田间地头和农民聊天,问大家是否还种大豆时,听到最多的回答是“不赚钱,我们不种”。

  黑龙江省农业部门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全省种植大豆每亩净利润256元,玉米每亩净利润495元,粳稻每亩净利润高达695元,大豆、玉米、粳稻种植效益比为1:1.9:2.7。由于种植收益明显低于玉米和水稻两大粮食作物,豆农种植积极性急剧下降。

  尴尬 即使采取补贴政策,本土大豆仍难以抵挡“洋大豆”的强势




上一篇:我市“食安”全   下一篇:汤臣倍健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成果显著 受多方认可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