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的事故会给人们平静的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就像这几天文章闹出的“劈腿案”。而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在危机发生后把损失降至最低。失业、离婚、疾病、意外、身故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危机,它需要我们提前布局,冷静面对,及时补救。
文/本刊记者 陈婷
2014 年3 月28 日晚8 时16 分,某娱乐周刊主编谢晓发布了一篇微博,暗示周一将会有重磅消息发布,且表明“为了顺利签片,我下午关机拒绝了一切人情电话”,并称“记者也拒绝了巨大的利益诱惑”。
许多网友和媒体人转发该微博并纷纷猜测该消息的当事人。其中,文章和姚笛被提及的频率最高,有网友留言称“大有‘文章’”。随后,多个微博认证大号也都发微博明示文章和姚笛有事情发生。
据观察,文章和姚笛的微博评论下在短短几小时内,被众多网友留言“周一见”(该刊为每周一出刊)。
3 月31 日,周一,该刊大料准时发布。文章也在微博上发布声明承认错误,称“时至今日都是我咎由自取,错就是错,与任何人无关。演艺事业的平顺,造就了我狂妄自大、骄傲蛮横的脾气,导致今日岌岌可危的地步,我今天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云云。
一时之间,数百万计的网民加入围观,大多谴责文章是“今日陈世美”,谴责姚笛是“小三”破坏他人家庭。一夜之间,文章与姚笛这两位当红的偶像明星,尤其是本已进入一线小生行列的文章被众人唾骂。据传文、姚两人因公众形象受损,有几个本来要找他们做的广告也就此打住,甚至广告商还可能对文章提起赔偿,姚笛更是被传可能被剧组“就此封杀”。
而另一边的当事人马伊琍,虽然仅是淡然一句“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但可以想象的是,文章、姚笛出轨被曝光,对马伊琍和两个女儿的伤害是巨大的。
仿若一夜之间,大厦倾塌。实际上,不仅仅是类似文章、马伊琍这样的婚姻危机、明星的丑闻风波导致的危机,即便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可能就“潜伏”在身边。
“黑天鹅”:人生随处可能有“危机”
三国魏人吕安在《与嵇茂齐书》中就曾写道:“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
虽然人们都不愿意自己和家人遭遇危机,但危机的意外性和破坏性、紧迫性可以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的危机,犹如“黑天鹅”一般常会在不经意间就突然发生。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黑天鹅”曾经是欧洲人言谈与写作中的惯用语,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而崩溃。
黑天鹅的存在,意味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然而,无论是在对股市的预期,还是政府的决策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
“9•11”事件、美国的次贷危机、马航MH370 事件,甚至如文章、马伊琍这样多年的恩爱夫妻遭遇婚姻危机,都是如此。
生活中,随机性随处可见。人们总是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信念来解释不可预测的事件;即便是精于算计的专业人士,也难保不被随机性愚弄。比如,人们常以为,意外身故和重大疾病都是别人的事,一般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又或者,从未遭遇过失业的人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失业。
反危机,反脆弱,危中求机
疾病、意外、身故、离婚、失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既然每一个人生活中总有可能会遭遇这种种危机,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是否能够提前布局应对策略呢?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尼采曾经这样说。
既然人生在世,各类“黑天鹅”般的危机事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Nicholas Taleb)在其最新力作《反脆弱性》中就表示,黑天鹅效应告诉我们,非常不可能发生和无法预测的事件,存在于世界上几乎每一种事物之中。脆弱、危机往往是指因为我们会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但反脆弱则可以让我们避免这些损失,甚至因此获利。就像人的骨头承受压力和紧张会变得更加坚强,谣言或暴乱会在有人试图镇压时变本加厉,生命中的许多事物也会受益于压力、混乱、波动和动荡。
具体来看,面对前述种种人生和个人理财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危机,我们必须找到方法,最好能事前做好预防,事中冷静面对,事后及时补救。
比如,提前做好相关的保险保障安排,能够让我们和家人在遭遇疾病、意外和身故的事后,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更好地进行救治,维持家人的基本正常生活水平,不会因病返贫,或者因为家庭支柱的突然离世而影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费用无处着落。
又如,提前制订财富传承计划,做好遗产规划和遗嘱安排,可以让家庭支柱,尤其是富裕家庭的经济顶梁柱离世的事后,家人之间能按照既有的约定分配遗产,而不至于因为争夺家产而上演兄弟反目、亲戚成仇这样的“闹剧”。
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个人首先是要凭借日常的努力、专业而保住工作,保住工作就是保住了饭碗、保住了面包,可以给全家人“托底”。其次要理性消费,谨慎投资,避免寅吃卯粮。
而平常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营养均衡和乐观心态,一样可以减少你的疾病发生概率。多陪伴爱人和孩子,多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小情趣,则是让婚姻“保鲜”的小秘方,这也可以极大地帮助你避免婚姻生活中出现危机。
同时,为了避免家庭经济危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备好一份紧急备用金,一份家庭大病基金,同时尽可能多积累家庭资产,以备应对未来可能遭遇的经济“寒冬”。
总而言之,面对可能随时会出现的人生“黑天鹅”事件,我们一定要学会反危机、反脆弱,“危”中求“机”,如此才是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世界中的“导航仪”,这也许是面对“黑天鹅”事件的终极“自保指南”。
还是回到本文最开头的新闻,从保护两个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也祝愿文章、马伊琍夫妇能顺利解决此次婚姻危机,从今往后更加美满幸福。
失业篇
谋己所长 内外兼修
文/本刊记者 张瑾
从原本的前景大好星途灿烂,到被冠以“负心汉”、“插足者”的骂名,文章、姚笛的“危情48小时”令人不胜唏嘘。在职场竞争日渐严峻的大背景下,如何谋己所长,内外兼修,未雨绸缪地防范事业危机可能带来的生存压力是个不得不思虑的问题。
从3 月28 日周五的“周一见”到当事人3 月31 日凌晨的微博声明,文章、姚笛的“危情48 小时”令人不胜唏嘘。从某媒体领导层的“吊胃口”,到照片一波一波地曝光出炉,从原本的前景大好星途灿烂,到被冠以“负心汉”、“插足者”的骂名,伴随着这两个青年偶像一同从金字塔顶端跌落的还有他们岌岌可危的事业。姚笛被剧组开除、未开拍新戏都将换人的各种传闻在一时间甚嚣尘上。看来,在职场竞争日渐严峻的大背景下,不仅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们难抑心中焦虑,工作多年的“职场老将”可能忐忑不安,连万人欣羡日进斗金的当红小生们也难逃突如其来的“滑铁卢”。
有人说,行业的衰弱、职场竞争的激烈、上级领导的挑剔以及同事间的相处难题,都是身处职场容易遭遇的瓶颈,失业危机也是许多职场人士不能彻底摆脱的隐形压力。那么,对于收入较高但处境更为复杂的明星、影星以及私营企业主们来说,事业上潜在的风险也同样不容小觑。如何未雨绸缪、未焚徙薪,继而降低事业危机可能带来的生存压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需要认真思虑的问题。
谋己所长
职场沉浮,不进则退;台前幕后,同样大浪淘沙。在职场和演艺圈,每年都不乏从名校毕业的初出茅庐的新人海归,更不缺从各家影视学院、演艺机构毕业的明日新星。虽说不少职场人士都和文章、姚笛一样拥有在“圈内”打拼多年的“工作经验”,但随着产业变革及职场竞争的加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了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或核心技术的潜在危机。
我们不难发现,在如今的招聘市场上,有一技之长的人往往都不愁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高学历白领薪资不如专业技工的报道也早就不是新闻。客观而言,文章、姚笛的走红除了运气和机遇的成分,优于普通人的演技也同样是一大因素。而揭露此次事件的摄影记者之所以能成功爆料也离不开其过硬的摄影技术和远胜普通人的跟拍毅力。就业专家们普遍认为,掌握核心竞争优势比拥有高学历更易在职场获得成功。掌握核心技术有时比挣钱更重要,因为前者可以有效降低失业风险或人们找到替代性工作的难度。
具体而言,无论在何种行业任职,职场中人都应该学会在工作中认识自我,并结合自身优势及缺点逐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按照“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的标准在理想的框架内制订职业目标,继而有针对性地通过相关培训课程、技能实践或职业证书提升专业能力,增加职场砝码。值得注意的是,职场技能一般“求精不求多”,重点还在于专心提升核心技能。只要自己核心技能够强,就能更从容地面对裁员风险或其他职场危机,个人及家庭的基本生存也不会因而产生特别严重的困难。
内外兼修
除了谋己所长,着力提升及获取与个人职业规划最为相关的技术、信息、经验之外,积累重要的渠道、客户及其他人脉资源也是征战职场的核心资本。要知道,此次“出轨事件”之所以被发现,最初的线索就源于该记者所获得的“ 内部消息”,得益于圈内熟人的率先爆料。由此也不难发现,在职场、商场中人所拥有的人脉资源越丰富,竞争力也就越强。
再推及因本次事件而形象大损的文章与姚笛,如果两位当事人已经在多年工作中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基础,那么即便因此次的事业危机而“失业”,痛失片约及代言所带来的巨额收入,依靠人际资源的提携及帮助,从台前转入幕后、参与优秀影视剧的投资合作又或是进行其他转型应该也并非难事,两人也依旧能过得比一般人滋润不少。
可以说,好人脉不仅可以成为支撑当前工作的力量,还能在失业危机发生时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渠道或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提升职场安全感。因此,积极拓展职场人脉也是职场中人及企业家们在谋己所长、“苦练内功”时切不能忘记的另一项“外力必修”。
未雨绸缪
对于明星而言,名声就是他们演艺事业的生命,他们的名声是大众所给予的,因此一旦名声遭损,其演艺事业也就可能会在一夕间受到致命的打击。这也难怪有媒体曝出文章急欲买回相关照片,甚至花“多少钱都可以”。事实上,无论是在自由职业、在外谋职又或个体自营,有些失业危机可能是毫无预兆、突袭而来的。因此,除了通过谋己所长、内外兼修等方式应对可能发生的失业危机,在日常生活中未雨绸缪、未焚徙薪,用科学合理的理财投资方式做好个人或家庭财务方面的安排与准备,也是积累储备资金、增强相关应对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资产投资方面,低职场收入者应注重资产的稳步增值,一般可选择风险较小的长期国债或其他债券类产品以规避投资风险。中高职场收入者的投资则可选择由储蓄存款、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产品构建的风险适中的投资组合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此外,职场人士还应设置家庭专项资金储备,用于解决如养老费用、子女教育费用等刚性需求,且注意保证专款专用,避免因投资失败或突发的职场危机严重影响自身或家人的正常生活。如果是家庭中唯一的经济支柱,有条件的职场人士还应注意做好自身的保险规划,按需选择1~2 份具有人身保障及意外保障功能的相关保险,为家庭做好充分的风险防范。
对于明星及私营企业主们来说,最关键的则是摒弃“拍戏代言、做生意赚钱就等同于理财”的观念,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将企业或演艺工作室的资产与个人家庭资产分离,建立家庭财务防火墙,避免公司责任追讨到个人家庭资产,以独立核算的方式分散“失业”风险,并根据自身的理财目标制订相应的综合理财方案,注重投资组合的分散配置与稳健增值,为子女的教育及个人养老做好资金储备。此外,收入较高但稳定性相对较弱的明星及私营业主们最好再为自己安排一份周全的保险规划,购置一些意外险、养老险或适当的万能险。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可选择趸缴保费的方式提前付清费用,以此有效防范因收入不确定而可能造成的后续保费断缴,确保个人及家庭能在未来拥有较为良好的基础保障,继而更从容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失业”危机。
婚姻篇
离婚应规避财产纠纷
文/本刊记者 徐卓航
离婚对于家庭财富的影响巨大,全职太太如果离婚,更可能失去经济来源。因此,平时应学好理财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生存技能,并了解家庭的财务状况和配偶收入来源等情况。离婚时,房产处置、子女抚养费等方面也都要早作打算。
文章、马伊琍事件一出,网友们都显得有些群情激奋。有高呼让文章净身出户的,有支持马伊琍迈向新生活的。虽说马伊琍的一句“且行且珍惜”颇有再给文章一次机会的意味,但这一事件仍提醒我们:对于可能出现的离婚危机要早作打算。
“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常言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作为过来人,马老师对婚姻维系的不容易,看来早已心知肚明。不过我们每个人在走进婚姻殿堂的时候,依然会带着很多关于幸福的梦想,离婚似乎都是别人上演的故事。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离婚对于家庭财富的影响是巨大的:名人离婚成本高昂;全职太太离婚,面临经济来源缺失;工薪阶层离婚,涉及房产处置、子女抚养费安排。
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老师曾指出,相关专家从1981年起,针对56个国家共9万人做了快乐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我们快乐的因素前5项依次是家庭关系(以及最亲密的私生活)、财务状况、工作、朋友以及个人健康。所以若真要比个高低,家庭关系对于快乐的影响可是名列前茅,大于其他因素。婚姻受挫,比失业等危机对家庭的破坏力还要强!
因此,掌握一定的理财基本知识、必要的生存技能是需要的,了解家庭财务状况、配偶收入来源也是必须的。而注意保管家庭重要财产信息、在“事到临头”前就有所筹谋,更是处理离婚财务危机的关键所在。
离婚前:查清财产是关键
无论你是生活拮据还是家财万贯,在离婚前弄清所有的家庭共同财产、配偶的收入来源等核心问题,都是面对可能出现的离婚危机所作的必要准备。对于文章马伊琍这样已经出现“出轨”行为出现的家庭自是如此,对于感情仍然稳定的家庭而言,也要注意保管家庭重要财产信息、了解双方平时的日常收入来源等等。毕竟,一旦婚姻破裂的结局已经注定,那么在失去感情的时候,保护自己的财产、保障自己和孩子未来的生活就都是我们都不应该回避的问题。如果事到临头再着手调查,势必十分被动。
1.婚前财产公证
这是现在许多人都开始接受的一种做法,可以提前界定一些财产纠葛。一般夫妻结婚前若没有进行公证,婚前个人财产依然是个人财产,离婚时会把婚前与婚后明确分割。而如果夫妻一方非常富有、两人感情非常好,他们公证这一部分财产为双方共有,则个人财产会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还有一些处于法律中间状态需要界定的财产,也要进行公证。如结婚之日,一方独自出资购买的房产、汽车的产权证没下来,婚后才办下产证,法律上会认为这是夫妻共有财产。这种情况就更需要公证了。
2.搜集和保存夫妻共同财产凭证
这一手段是保护双方财产权益最有效的方式,是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多注意的。保存家中存折卡号、工资卡号、股票和基金账号,并将这些单据复印留底。对房产证、购车协议这种大额不动产,则要尽量保存原件,至少也要妥善地保管复印件。
3.请一个婚姻方面的专业律师
如实向律师陈述家庭财产状况,并采纳专业的指导意见是较为明智的。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往往是很难让双方平和地达成一致的,这就需要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举例说,如果你家的房产证没有办下来,应该采取哪些手段保护自己的房产,对这类大多数人模棱两可的问题,律师的咨询会非常有帮助。
4.防止对方隐匿共同财产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人基于过去婚姻里对配偶的信任,觉得对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对此掉以轻心,很容易就在离婚中财产受到损失。因此,要非常谨慎小心观察,对方是否有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举例来说,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用共同存款转移投资,都是隐匿共同财产的手段,需要及早发现、查清并制止。而如果你的婚姻有必要提起诉讼,又担心对方进行财产转移,还可以委托侦探事务所或者调查公司。目前,商务信息咨询公司和商务调查公司已经是国家工商机关批准、合法执业经营的机构,通过他们,可以调查有关的财产信息和线索。
5.必要时冻结财产
最后,若你发现对方已经在开始转移财产,还应采取主动,必要时请律师在提起诉讼前、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财产保权,冻结房产、汽车、存款账户、股票账户等等。当所有财产冻结以后,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这部分财产会依法分割。对于财产分割和后期的执行而言,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离婚时:协议签订要细致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规定,夫妻到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机构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协议书是必备要件。协议书一式三份,至少要明确以下3个内容:
1.双方是否自愿解除婚姻关系。
2.财产约定。对夫妻的共同财产、债仅、债务,个人债权、债务,财产分割与履行,作出明确的约定,包括写明财产具体分割方法、明确共同债权、债务与个人债权、债务以及财产分割以后怎么去履行等。
3.子女抚养问题。在离婚协议书上,明确子女归谁监护、抚养,抚养的费用包括哪些,如何支付,另外一方探视权的履行方法。
对于以上所述的种种问题,很多夫妻由于离婚协议书签得过于模糊,在离婚协议的履行上容易发生矛盾、各执一词,诉到人民法院重新裁判。但如果协议写得不清楚,法院也很难支持你的权益。有的夫妻离婚后,由于房产无法分割,仍住在同一屋檐下,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所以,对于共同财产相对比较多的,一定要找专业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离婚协议书,避免后期诉讼。
担心婚后协议履行问题的,则还可以选择通过人民法院办理协议离婚。在法院还是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两者的法律效力也有本质区别。通过人民法院办理协议离婚,会把夫妻财产明确到司法文书上,称为民事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例如,离婚文书上写到,男方在两年内,支付女方人民币10万元,分两次付清。在男方拒绝支付的情况下,女方有权拿这个文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向男方追偿应该履行的义务,不需要女方亲自去追偿。
离婚后:精明理财有准备
如今,名人离婚也常常受到诸多关注,不少名人由于生活不检点、出轨等行为,往往在离婚时还需要支付巨额的抚养费、赔偿金。对于马伊琍来说,如果她和文章的感情走向终点,那么他们在共同事业上的财产收入、分割,乃至两个年幼孩子的归属、抚养费问题上都会是处理的重点。而对于离婚后的生活和后续纠纷,也是我们所需要关心的。
例如离婚后,如果你发现了新的隐藏财产线索,有权在两年内提起诉讼,提出重新分割财产。如果感觉到财产分割不公平,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人民法院也会受理案件。但是,除非签订协议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形,否则是不受理的。又比如离婚后,在孩子的抚养费越来越高昂的情况下,抚养方还有权要求变更离婚协议上写的抚养费金额,如果对方不同意,你也有权直接诉到人民法院,以要求增加抚养费。
除了赔偿诉求之外,培养和保持自己一定的经济和生存独立能力也十分重要。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都对对方有一种依赖和信任,这种长期的习惯甚至麻木到会让人缺少保护自己的意识,觉得不会有什么变故。事实上,目前这个年代,婚姻是很脆弱的。因而,在婚姻阶段就掌握一定的理财能力、保留获取经济来源的能力也都是十分必要的。不然,一旦面临自己独立生活甚至抚养孩子的情况,即使获得了较多的财产和抚养费,也可能会很快陷入财务危机。
离婚后,还要记得更改保单受益人。比如原本自己的保单受益人是配偶的,可以更改为子女或者自己的父母。
当然,我们还是提倡各位看官,婚姻不易,还是应该保持乐观心态,好好对待另一半,避免出现婚姻危机,这才是真上策!
特别是如果遇到经济不景气的年代,你我既不能掌握工作,也无法力挽狂澜改变收入降低的趋势,若想要努力积累快乐积分,最容易着手的就是家庭关系。
疾病篇
莫因大病过度拖累家人
文/本刊记者 陈婷
很多家庭陷入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如未成年子女患病,家长不仅要付出巨额的医药费,还要付出巨大的身心代价。而如果是家庭支柱患病,直接会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对策是购买相应的保险,增加积累,必要时求助于慈善组织等。“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
这样的顺口溜,都是老百姓遭遇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时的真实写照。
“全世界每年的癌症病人中,每两个病人之中有一位是中国人。”这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众所周知,我国重大疾病发生率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每年癌症发病人数已经超过260万人,死亡约180 万人。并且,由于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佳的空气和土壤环境、食品安全原因等,我国重大疾病的发病群体正日益年轻化。
一场大病,小康家庭变赤贫
3 月23 日,记者在媒体圈朋友的微信上看到一个标题:还差80万!
点进去一看,惊讶地发现,原来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过国亮今年1月底因突发肝区疼痛,被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目前在接受系列抗肿瘤治疗。
过国亮和汪雯夫妻两人均是报社采编一线员工,孩子今年才3 岁多,刚上幼儿园。由于记者职业以稿件多少计酬,过国亮自己生病后根本无法写稿,妻子汪雯需要照顾丈夫和孩子,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工作,导致目前家庭收入微薄。
其实,类似过国亮这样的案例,因为一人罹患大病而导致全家由小康陷入赤贫的家庭,在中国每天都在痛苦地上演。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包括癌症在内的很多重大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但重大疾病的治疗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赢得最后胜利,而重大疾病诊疗费用的高涨需要强有力的经济作保障。在现有医保体系下,大部分重大疾病治疗由于需要进口药物、非医保内材料等原因,诊疗费用需患者自行承担的比例较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此外,一旦不幸罹患重大疾病,个人工作和收入肯定会大打折扣,配偶肯定也要分出一定精力照顾患病者,继而影响整个家庭的还贷、育儿、养老等经济生活。
为了防止如此这般“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事件发生,个人,尤其是家庭支柱,提前准备好一份相应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有医保了还要买商业重疾险么
对于重大疾病保障,目前消费者已经有了一定的接受意识。“
但我有医保了,还有必要买重大疾病险吗?”有不少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社会基本医保和大病医保,对参保人员的保障是“保而不包”的,住院费用和大病医疗的自付比例和金额相对比较高。关键是罹患重大疾病后,很多特效药和手术器材需要进口,基本无法通过医保目录报销。而特需病房等住院费用也不在社保报销范围内。
商业重疾险是一种报销型的保险,只要你确诊的疾病是符合保险条款中的保障对象,那么就可以一次性获得保险公司的给付,可以及时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对医保覆盖对象来说,重大疾病险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而对没有纳入医保范围的人来说,重疾险尤其重要。
根据最近的统计,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少则十几、二十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更高,因此从目前的医疗费用状况来看,购买30 万元到50万元的保额比较合适,低于30万元的保障功能太弱。当然,每隔三五年,投保者还可以打开自家的保单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必要追加保额,根据家庭人员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注意投保年龄限制
重疾险的保障期限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终身保障的,也有保到一定年龄即终止的,比如到100 岁或者85 岁或者更年轻,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是后者。购买重大疾病险时一定要考虑保障的年龄限制。
保险公司往往还会根据保障额和年龄状况等要求被保险人体检并规定不同的观察期。观察期有180天的,也有90天的,就是说被保险人若在合同生效之日起180 天(或90天)之内患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不会承担赔付责任。
投保年龄方面,很多险种对于投保人的年龄有明确的规定。由于老年人的发病几率比较高,保险公司一般不接受60 岁以上的投保人,所以重疾险的购买不宜等到50 岁以后再买,那样保费总支出会和保障总额相当,是很不划算的。
度身定做是原则
与其他险种的选购一样,购买重大疾病险最重要的还是为自己度身定做,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的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障额、保障范围、缴费期限和付费方式。
比如儿童购买重疾险一定要其中保有白血病;单身青年人可以考虑重点购买重疾险;新婚的夫妻经济负担较重,不一定要再选购重疾险;女性可考虑购买涵盖了乳房癌等女性多发病种的重疾险。取己所需,不增加自己和家人的额外负担,才能更好地保障未来。
又如险种类型选择方面,重大疾病险的形态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有可以单独投保的定期重大疾病险和作为附加险形式出现的重大疾病险产品,这两类都是纯消费型的;还有就是保障终身或长期的,略带储蓄性质的重大疾病险,包括可单独购买的储蓄型重大疾病险,也有和终身寿险捆绑在一起的产品。
消费型的重大疾病险保障功能明确,费率比较低。但如果是附加险,或是采用自然费率(与均衡费率概念相对应)的产品,年轻的时候投保很划算,但是年龄大了以后,费用就比较贵了。
而带有储蓄型的重大疾病险,比较适合看重“如果没生病,希望保费最终能够以某种形式返还”的人群,而且如果是分期缴纳,通常都是采用均衡费率,比较容易让投保人接受。
不生病就是省大钱
此外,不生大病其实就是省大钱。有统计显示,一个人如果可以活到80 岁,一生在医疗费用上的开支至少需要30 万元;如果中间罹患重大疾病,这笔费用就会涨到50 万元甚至更高。所以,平常应多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心态。记住,不生大病就是为家里省钱。特别是:千万别在经济危机的时候生病。
对于年纪已经较大的人士,如果已经不符合购买重大疾病险的投保年龄限制,那么最好自己专门准备一笔专项的重大疾病备用金。
如果因为没有购买过重大疾病险等原因,家庭实在无力支付重疾治疗费用,那么就只能求助于社会公益组织了。但这种事,最好不要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此实乃下下策,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
身故篇
家庭资产提前做好备份
文/本刊记者 张安立
家庭顶梁柱的倒下可能会使家庭收入大幅降低,原本看似充裕的资产储备会逐步被消耗殆尽,生活品质无法保障。而如果其他家庭成员并不清楚各类储蓄、投资账户情况及相关密码,那么原本这些资产能否被知晓、被使用将成为未知数。
“死亡”是很多人所刻意回避的,但却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对家庭来说,亲人身故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痛苦,更有经济上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问题。
就像此次马航MH370航班突发事故后,有无数家庭因为家庭支柱的突然失联、甚至可能已经死亡而悲痛欲绝,对家庭的经济打击也非常大。
人们总以为意外事故离自己很远,不幸的事情不大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但这种意外身故之类的风险往往是突发性的,说来就来,几乎不可能存在缓冲解决的机会。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或许我们该尽早做好身故危机的准备。这种准备并非心理上克服恐惧,而是出于对家人负责的态度,为保证他们经济上的安稳而提前做些适当的安排。说白了,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死亡,但可以提前布局相关保障和安排,让你最关爱的家人即便在你遭遇意外或疾病身故的时候,依然可以平稳生活。
保险规划不可忽视
今年2月,中意人寿保险公司就接到一起身故报案,客户孙先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身故。在2011年,孙先生曾为自己投保了一份保额150万元的两全保障计划。在接到报案后,保险公司立即展开核实,并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理赔,将150万元的理赔金送到了受益人手中。
尽管保险无法规避身故风险的发生,但理赔金却可以给生者希望。实际上,身故风险最可怕的正是对家庭经济的长期影响,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倒下后,家庭整体的经济状况会陷入困境,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无法走出,而提前购买保险产品无疑是规避这种经济风险的有效方式。
具体来看,提供身故赔付的保险产品有不少。比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于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身故情况会予以赔偿。又如定期寿险、两全保险、终身寿险等,所保障的范围更为广泛些,无论对意外身故还是疾病身故的情况都会提供赔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自杀行为,寿险保单不一定会做出理赔。保险合同通常会规定,在保单生效或复效后两年内的自杀行为属于免赔责任。
保额该定多少是投保人最关心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家庭原本的生活水平就不同,各个成员的收入亦有高低。比较合适的建议是,对家庭收入最高者,即家庭顶梁柱予以最高额度的保障,每位收入成员的保额最好能覆盖其未来5年的年收入。而如果家庭有房贷、车贷等额度较高的贷款,最好还能将贷款余额纳入保险金额内。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即如果不幸身故,多少的保险理赔金才能让你对家人日后的生活感到安心,那么你就应当以这个数额作为你保额的参考值。
含身故赔偿的保单受益人应当明确填写,包括身份信息不得有误,否则会影响理赔。若受益人不止一个,应明确各自受益比例,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财务告知有助平稳过渡
家人的身故除了直接减少家庭收入外,还可能会从侧面影响家庭经济的稳定。
58岁的徐先生前不久失去了爱人,从感情伤痛中逐步走出的他却陷入了一连串的财务困境。“因为我爱人走得突然,没交代有哪些账户,密码是多少,结果我要花很多精力去证明,才能将这些资产重新归入我或者孩子的名下。”
徐先生说,从储蓄账户到投资账户,光是跑各种网点他就走了不下十多次,“有了这一次的教训,我已经把家里的账户、密码都告诉孩子了,至少他以后省了麻烦。”徐先生所说的情况想必很多家庭都曾经历过,如果逝者身前掌管着家庭财务大权,家里所有的储蓄账户、投资账户都由其一手打理,那么去世后,家人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来整理这些家财,万一不小心遗漏了,家庭资产可能白白流失。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家庭内部做好资产备份。可以在电脑文档里或是用纸笔记录下家庭成员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相关的交易密码,在突发状况时,这一备份将帮助家庭经济平稳过渡。
现在大部分家庭的储蓄账户不止一个,尤其是一些“AA 制”理财的家庭,各管各的账户,平时可能不会有太多交流。建议在备份中列清所有存款类账户的信息、取款密码,对于一些纸质的定期存单,则最好集中起来统一保管,以防遗漏。
随着投资渠道、产品的增多,家庭投资账户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就以时下热门的“宝”类产品来说,你可能将钱投入不同的产品中,这里几万元、那里几千元,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家人要赎回这些产品是比较困难的,过程会较为繁琐,而股票投资、基金投资账户亦是如此。尽管要查到账户信息并不困难,但如果没有交易密码,要将资金转出至其他账户就要费些周折了。因此,即便你是个极重视投资“独立性”的人,不希望家人查看你的投资账户,也应当将相关信息保留在他们日后可以找到的地方。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投资资产中,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且家人不易知晓的是那些年限较长、无需频繁操作的产品,比如信托投资、海外投资及一些收藏品投资。其中,由于不少投资者会将收藏品保存在住宅以外的场所,比如租借保险柜,因此如不告知家人,藏品很可能被遗忘。另外,如果你持有公司股权或进行了其他产业投资,也应当将基本情况进行备份,这样好确保家人日后接手你的这些相对“隐形”的资产。
早做遗产规划避免纠纷
在看了众多知名企业家、娱乐明星去世后家人争产的八卦新闻后,越来越多高净值家庭将遗产规划作为理财规划的重要一部分开始执行了。比较受欢迎的方式是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度身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还可以将资产安全隔离,不受债权债务牵连。由于信托机构必须对委托人的信托计划严格保密,受益份额及资产配置不用向公众公开,因此其私密性受到了富人们的一致认可。
其实,除了高净值人群需要进行遗产规划外,一般家庭也需要考虑一二。
最近,胡先生一家在遗产问题上遇到了麻烦。“我父母共有3个孩子,我排行老小,上面有两个姐姐。老两口在去年相继去世,留下的房产说好是归我的,两个姐姐也没什么争议,可真办起手续来却十分费劲。”胡先生说,由于老两口生前没有办理过户手续,也没留下正式的遗嘱,所以就算两个姐姐同意将房产转至他的名下,也需要经过繁琐的公证过程,“居然要证明我父母的父母已去世,再证明我们3个是我父母的子女,还要我们3个人全部到场签订文件。”由于胡先生的两个姐姐都在国外安家,这样的规定让他们都觉得相当麻烦,可却不得不照办。
其实,胡先生遇到的可算是“小麻烦”了,真要碰上遗嘱不明造成家庭内部争产的,还真要斗个“你死我活”呢。所以,为了避免给家人留下麻烦,最好的做法是在生前把资产该赠送的赠送,该转账的转账。尤其是不动产,明确遗赠是一种比较省心且省钱的做法,或是至少留下正式的遗嘱,对价值较高的资产进行明确分配。
宏观篇
以变应变是制胜之道
文/本刊记者 徐卓航
宏观经济的变化也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危机,比如高通胀引发的物价短期快速上涨、房价短期快速飙升和货币贬值,又如通缩引发的经济不景气、失业危机加剧等,面对宏观大环境的趋势转折,个人和家庭也该及时做好应对准备。
除了家庭及个人容易遭遇的失业、离婚、大病、身故等危机之外,宏观经济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想当初文章、马伊琍事业、爱情双丰收羡煞旁人,现如今却闹绯闻、“晴转阴”,“行情”面临走低。而宏观经济环境有时就跟影视娱乐圈的感情纠纷一样,往往也是阴晴不定。
事实上,一旦宏观经济处于高通胀、滞涨或通缩时代,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就更容易出现前文所提到的各类危机。比如高通胀引发的物价短期快速飙升、房价短期快速飙升和货币贬值,又如通缩引发的经济不景气、失业危机加剧等,再加上家庭遭遇变故之后可能出现的健康危机、感情危机,可以说面对宏观大环境的趋势转折,个人和家庭也该时刻准备、及时应对,避免遭遇危机时被外部环境搞得措手不及。
准备“过冬”资金
任何一个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危机意识。究竟什么是危机呢?从字面上理解,人们所知道的危机就是忽然发生的或是容易变化的危险境遇。在没有宏观危机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存款的习惯,预留能维持个人或家庭生活一定时间的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失业、大病、家庭变故等)。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样的家庭在面临宏观经济危机时的风险就会变得格外高。
专家指出,我们应该多将眼光放在未来一至三年中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大笔支出的“大事件”,如学费、婚礼或者是住房贷款的首付。一旦累积到一定数额之后,那么就把这笔钱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要么保留现金、要么做低风险投资,例如高品质的短期债券型基金。
通常,要做到既存储现金又在自己的投资基金中增加储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必须做出选择的话,那么还是先为自己准备一个紧急备用“现金基金”,因为一旦遭遇宏观经济危机,房子和股票绝对不能给你提供足够的保障。当然也可以对未来的规划作适当的改变,比如缩减教育开支或是婚礼开支、推迟购房计划等等,但归根结底,准备好充足的“过冬”资金是必不可少的。
确认新的基本目标
很多年以来,经济危机过后同样伴随着经济的反弹,许多人赶上了危机,却没有赶上“反弹”。你可能认为这跟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守着自己的账户有关,只要眼看着它不断缩水却保持镇静,那么没过多久情况就会“挺过来”。然而,就像妻子面对丈夫的出轨、感情的破裂,以为靠努力维系就能挽回。但其实呢?也许积极筹划应对更糟的情况、调整原有目标才是更妥当的。
在投资市场上也是如此,例如过分依赖证券市场就会让自己的风险变得很大,超级长线的稳健投资却并没有带来盈利。其实长期投资也存在时机问题,长期投资的效果和坚持10 年还是20 年没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你在什么时点开始长期投资。比如从1929年开始和从1989年开始,投资美国股市10年的结果会完全不同。同样是10年,前者将使你亏损60%,而后者会让你有约400%的收益。
如果一个投资者在急需现金的时候,不幸遇到了回报率大幅下滑,那么即使反弹对于这名投资者来说意义也不是很大了。无论股票或基金这些投资类产品具有多少吸引力,或者逢低买入能有多么巨大的收益,这些都不是关键。在熊市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估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然后再重新设定自己的最基本目标(比如将原本的年收益8%~10%调整为现实的3%~5%)。这或许会意味着减少在股票上的投资,甚至会错过超跌反弹,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将突如其来的风暴式风险控制住、稳定住,保障自己最基本的理财目标。
计算你的人力资本
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定律:越是年轻,就越需要变得胆大。不单单考虑股票和债券,还要将你的人力资本也考虑进去,即你的收入水平究竟有多高?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那么尽管去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这也好比是经营婚姻,年轻时虽然可以毫无顾忌,但随着父母年老、子女出生,就必须更多地考虑现实压力了。
所以我们必须看到,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人力资本会逐渐减少。所以,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储备。也就是说,比如年轻的时候可以持有足够的股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懂得减持。
而面对宏观经济危机,在评估自己的人力资本时,除了考虑你能够工作几年、工作的稳定程度有多高这些基本问题之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如果被迫换工作,那么你的二次竞争力又能有多少;又或者经济环境变差,退休后原有的准备金、投资计划是否还适合你。在经济动荡的年代,每个人的人力资本也都在随之下降,稳定程度也不比往常。如果你是一名激进的投资者,那么也许应该转换一下思路了。
投资要偏向保守
在投资理财的新时代,我们往往都标榜自己在今天花明天的钱,是非常高效、合理的。然而宏观经济危机的来临会让你发现,较为保守的债务和投资方式才是赖以生存的基础。
对于房产投资也是如此。一方面,租房不失为一个更好的办法,毕竟房贷压力可能是经济危机时家庭的最大难题。另一方面,即使出于刚性需求而买房,也必须放弃“买房是为了赚钱”的想法。事实上,买房所能做的是让你在通货膨胀时期拥有对冲风险的能力——因为房租也在跟着上涨,而二三十年的贷款,又好比是给你装了一个“承诺装置”,或是逼着你去节约开支的工具,所以有时付给银行会比付给房东更好。
另外,多样化投资和做足功课也是保守型投资的关键所在。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多样化投资可以避免所有的资产同时面临缩水。但在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有时光靠多样化投资还不够,还需要投资者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多样化投资并不是意味着跑到证券市场去买16 种以上的共同基金,如果缺乏足够的观察、研究,那么盲目的分散投资也同样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同时,不管经济情况好坏,平常就应该备有一份“家庭紧急应急基金”,即便遭遇临时的困境,还可以应付一段时间,避免家庭经济受到大的冲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