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食品安全不应妥协 国际标准事关商誉 · 开卷 · 2014
时间:2014-04-09 07:16  浏览次数:

    城论

    陈永杰(学者)

    内地人喜欢买港货,尤其是港版婴儿奶粉,深圳人甚至会去香港“打酱油”,除了因为汇率和税率造成价格差异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港版食品让人吃得放心。这源于香港监督食品安全方面遵从国际标准,高标准也是香港商誉之根基。然而,积极与内地融合中的香港,最近在食品安全方面出现了危机,值得经常跨境消费的深圳人留意。

    香港特区政府参照美国标准制订的《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计划今年8月生效。该法例规范了354种除害剂,倘若发现超标,一律不准进口或售卖。然而,今年1月特区政府却在规管清单上删除了三种除害剂,包括了三乙膦酸铝(Fosetyl- alum inum )、噻苯隆(T hidiazuron)及三苯基氢氧化锡(TriphenyltinH ydroxide)。

    在法例即将实施之际突然放宽标准,特区政府的解释是,因为收到相关“持份者”(stakeholder)的意见,才删除此三种除害剂。所谓的“持份者”是指“来自内地、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官方机构”;内地的机构是指国家质检总局,而外国机构则是指美、加、日的驻港领事馆。过去两个月,媒体就此向上述部门和各领事馆查询,答复均是从未向特区政府提出此类要求。

    本周一,香港有线新闻报道,食卫局承认,特区政府的初衷是根据美国标准立法,但“持份者”提醒,如此一来,内地进口的食物便有可能超标,因此要将三种除害剂剔出规管名单。食卫局补充说,此三种除害剂“并非高毒性”,经风险评估后,认为即使剔出名单也“不会为公众带来食物安全风险”。不过,科研机构的看法却并不相同,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陈竟明副教授就在接受媒体查询时明确指出,三苯基氢氧化锡带有明显毒性,三乙膦酸铝、噻苯隆则相对毒性较低。更重要的是,消息出来后,公众的不满显而易见,舆论的主流意见是,食品安全高标准的设立有利于引导进口商制造和生产更安全的食品,断无为了满足进口商的贸易要求而降格迁就之理。

    事实上,相比起为此倍感纠结的香港市民,更不愿意看到香港为了迁就进口商而降低安全标准的,恐怕是经常赴港消费的内地人。近年内地部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论基础设施与高楼大厦,比起香港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软件方面,尤其是食品安全,必须承认内地与香港仍然有非常遥远的距离。内地人,尤其是生活在香港旁边的深圳人,之所以经常要去香港购买日用品,并非因为香港的商品(其实也没有多少是香港制造)有多么好,而只不过是为了买香港的监管,图个安心而己。这正是香港的商誉,也是香港在制造业北上、产业空洞化之后,仍然能吸引每年数千万内地自由行旅客去消费的重要原因。

    如果香港为了迁就进口商而降低食品安全的标准,对于香港人和内地旅客将会出现一个双输的局面。首先,一直以来,珠三角居民(尤其是深圳人)的地理优越感,相当多来源于可以方便地购买到来自于香港的安全食品(及其它有质量保证的商品),如果香港弃守国际标准,这种安全感乃至优越感将一去不返。其次,既然香港的监督标准逐渐与内地看齐,那么在深圳购物与跨境到香港购物将再无区别可言,香港便不再是一种必需了,长远而言这对香港将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损失,更将赔上得来不易的百年商誉。




上一篇:设立“食药警察”深圳不妨先行 · 态度 · 2014   下一篇:12340为社情民意调查热线 青岛调查供热满意度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