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全力推进“六位一体”社区治理体制改革
时间:2014-04-18 15:46  浏览次数:

4月15日,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2014年光明新区社会工作暨社会建设“织网工程”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市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年社会建设工作,对全面推进“织网工程”各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上,新区党工委书记田夫提出,光明新区要把社会领域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突出问题导向、民生导向、需求导向“三个导向”,以建设“幸福社区”为目标,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强化基层末梢管理为手段,全力推进社区党建、社区经济、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管理等“六位一体”的社区治理体制改革。

“4 大转变”实现 社会建设大提升

大转变”实现

社会建设大提升

过去的一年,是光明新区“五年再出发”的开局之年,在全力保持经济“有质量的高速增长”同时,光明新区工作重心更多地向社会建设倾斜、向民生领域倾斜,努力将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尽快转变为社会建设的成效,社会工作主要实现了“四大转变”:

——在工作成效上,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由“兜底保障”向“全面提升”转变。新区成立之初,我们立足于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位的实际,将“打基础、补短板”作为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基本之策。经过几年的努力,群众最急需、最欠缺的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了较好的保障,社会建设进入了转型升级、提质提速的新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区高级中学晋升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券”制度改革受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关注和推广;新明医院正式开工建设,新区人民医院获批“市第十人民医院”并通过二甲初评,新区中心医院纳入二级综合医院管理;“两馆两中心”等一批文体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文体服务网络。

——在工作重心上,实现了由“重管理”到“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将社会服务摆在与社会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丰富社会建设工作内涵,社会管理服务的平台更全、内容更实、范围更广。实现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全覆盖,创新推出了和谐议事厅、楼长学校、法制副校长等精细化管理举措。依托各管理服务平台,积极举办各类讲座、培训、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社区服务中心打破户籍限制,面向全体社区群众开放,全年共举办活动793次,开展“四点半学校”服务8953小时,有力促进了社区和谐。

——在工作力量上,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到“多方参与”转变。按照现代社会治理要求,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努力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全部28个社区积极参与“幸福社区”建设工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社区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白花、凤凰等5家社区基金会正式成立运作,开全市、全国之先河;新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加快建设,目前共培育成立社会组织148家,发展社工247人,注册义工达到4.3万余人。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发展培训“楼长”队伍、国有土地看护监管队伍等群防群治力量共3.3万人,在社会治安防控、抢险救灾,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等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工作机制上,由各部门“单打独斗”到“总体协调、系统推进”转变。社会建设工作是一个整体,涉及党的建设、公共事业、民政统侨、综治维稳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新区社工委作为社会建设专职统筹协调部门,主动谋划、统筹策划、进一步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社工委各委员单位作为社会建设的责任主体,按照职能定位,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协同发力,初步形成了运转流畅、科学高效的社会建设工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互动,为社会建设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三个导向”推进“6位一体”社区治理体制改革

社会建设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明确工作思路,找准主要矛盾,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新区党工委书记田夫表示,今年的社会工作,就是要突出问题导向、民生导向、需求导向“三个导向”,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强化末梢管理为内容,全面推进“六位一体”的社区治理体制改革。

——社区党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选派社区第一书记等平台和项目,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确保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社区自治:以推广完善社区基金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社会组织,明确社区各管理服务主体的职责,实行政企、社企分开,努力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社区服务:以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服务中心等为主要载体,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探索实施“家庭医生服务计划”、“文体惠民一卡通”等特色服务项目,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社区管理:继续巩固提升“楼长制”等出租屋分类管理模式,加强社区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社区管理新模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社区教育:要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学校等为平台,开展职业技能、消防安全、生活保健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居民素质。

——社区经济:以转型发展、规范监管、政企社企分开等为重点,稳妥推进社区股份公司试点改革,推动新区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

“3大保障”凝聚新区社会建设强大合力

统筹协调、多方参与、资金支持是凝聚新区社会建设强大合力、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按照“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总结推广”的职能定位,突出发挥新区社工委是社会建设中心部门、前沿部门、实干部门、出成果部门的职能作用,主动与各部门沟通协调,集思广益、落实措施,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

——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织网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健全“信息报送、调研联动、跨部门事项协调”等三项机制,强化跨部门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社会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社工委委员单位例会和社工委主任办公会的统筹协调作用,总结提升各委员单位的创新亮点、改革措施,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共同推进社会建设。

——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依托新换届的“两委”班子,理顺社区服务管理主体关系,支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明确社区综合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社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等职责。推广完善社区基金会,加快发展现代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提升居民自组织和再组织水平的功能。建立健全社会建设信息互动平台,鼓励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出谋献策。创新工青妇文残科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工作机制,鼓励群团组织承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尽力而为,加大投入。社会建设工作是最直接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花钱”的工作。随着新区财力的逐步增长,财政资金投向社会建设领域的额度、比例还要进一步加大。探索推动设立区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带动牵引各类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社会建设。对“幸福社区”、“织网工程”、“风景林工程”等一些社会建设重点项目,确保项目到位、资金到位。

光明新区改革亮点

——社区基金会试点。培育和发展社区基金会是国家民政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改革项目,列入了全市改革计划。光明新区作为全市、全国唯一试点单位,将这个项目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破题之笔”,强力推进。以资助社区贫困家庭、受灾居民等“五个资助”为重点,打造集公益、慈善、服务于一体的“底线民生工程”,突破制度制约和资金瓶颈,为全国社区基金会改革破题,突出共建共享,为社区治理开拓新渠道、引进新资源。

——社区党建“三化”建设。即社区兼职党务工作者专业化、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职业化、社区党群服务标准化的“三化”建设。目的是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平台功能,在突出选派正科级及以上党员干部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以及党群共建等光明特色的基础上,推出的一项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规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改革项目。

——建立公共安全学校。按照“三化一平台”和推进市民素质提升计划的要求,在原“法制副校长”的基础上,拓展教育平台,丰富教育内容,扩大受教群体。依托新区中小学校、社区学院、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或工会室等场所,对辖区中小学生、社区居民、企业员工,开展生产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灾抗灾等全方位公共安全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社区居民、企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公共安全意识。在公共安全和法制等专业领域中,选聘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公职人员、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公益性的师资队伍。由维稳综治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使公共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公益化。

——民办学校帮扶工程。将民办学校“教育券”、公民办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选派公办学校优秀教育到民办学校任教等制度化、规范化的帮扶措施和突出成效,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在新区全面推广。

——家庭医生服务计划。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和保障经费投入,构筑覆盖更广的家庭医生服务网点。探索家庭医生培训新形式,在新区筹建全科医学技能培训中心,与港大滨海医院全科医生对接培训,全面提升家庭医生技能水平。配合民政部门、办事处,尝试依托社康中心开办社区护理院的新模式,赋予家庭医生服务新内涵。

——建立和谐议事厅。调整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职能,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律援助等功能,通过加强办事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和队伍建设,招募社区热心公益事业、具有相应素质要求的志愿者担任兼职调解员等方式,依托办事处、社区综治中心设立社区和谐议事厅,积极化解劳资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社区居民内部纠纷。

职能部门改革举措

综合办公室:

综合治理七项重点

一、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二、完善社会管理工作网信息系统

三、拓展公共安全与法治副校长教育平台

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年”活动

五、推进办事处、社区层级和谐议事厅建设

六、巩固“楼长制”管理服务模式

七、完善出租屋分类管理模式

组织人事局:

社区党建四项工作

一、深化区域化党建

二、社会建设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三、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四、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工作机制创新

社会建设局:

民生保障六项改革

一、创新社区基金会运行和发展机制。

二、深化养老事业发展机制。

三、深化社区服务运行机制。

四、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五、继续推进劳资纠纷防控服务机制建设。

六、启动就业援助机制改革。

公共事业局:

公共服务九大“民生工程”

一、举办“公共事业大讲堂”

二、开展“公共服务进社区”

三、完善公办、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机制

四、深化“教育券”制度改革

五、推广学校午餐配送工作

六、打造公共安全与法制副校长宣传教育平台

七、创新“家庭医生”服务

八、打造“文体通”智能惠民卡

九、实施“光明人生”惠民工程

城市管理局:

环境建设四个重点

(一)加快推进深圳绿谷光明花海项目

(二)国土看护监管国际标准化管理

(三)市容秩序管理社会化改革

(四)加速推进环卫工作市场化




上一篇:远离亚硝酸盐 从选择“餐味仕”开始   下一篇:2014年2月考研时事政治:2月11日国内外时政热点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