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一个家庭孩子的经济学
时间:2014-04-26 05:37  浏览次数:

  文·张新墨

  随想录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本源和动力。没有了消费需求,生产就无从谈起;如果消费质量需求停滞不前,也就没有创新和效率什么事了。这么多年来,我从很多角度分析过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包括:中国消费者的还价习惯、存款上限、“八项政策”。却很少从孩子经济的角度关心过。

  直到2011年成了爸爸,我才意识到,一直以来我低估了“孩子经济”的力量。

  爱人怀孕期间,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有过不少交流。我俩一致认为,孩子不能宠着,尤其在物质上不能过于迁就。如果是个男孩,更加要“穷养”。我觉得,我会成为一个严父,会理性地处理有关孩子的花费。

  但是,将儿子抱在怀里的一瞬间,摸着他绒绒的脑袋,我心理默念:“孩子,爸爸的所有东西,包括房子、车子、票子将来都是你的啦。”于是,事情开始起变化。

  原先我们觉得对孩子的吃用达到中等家庭水平即可,没有必要追求高端,更加没有必要追求洋货,毕竟孩子是要在国内长大,他将来用的更多的肯定还是国内的产品。但是在孩子出世以后,没有任何犹豫,从围嘴、勺子、碗筷、奶瓶、安全座椅、空气净化器、甚至发烧药等,我们几乎选择了进口产品,并且都是从美国、香港直接或者请人购买。我们也从京郊的农场定了有机菜。虽然我们大可以用食品安全和污染严重作为借口,但是细细想来,多少还是“要把最好的给孩子”的思想在作怪。

  宝宝渐渐长大,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之前,我们娱乐活动较少,偶尔看场电影就算是消遣了。有了娃,几乎每个周末都安排些活动:郊区游、亲子活动、滑雪等等。拜这个小毛头所赐,这两年以来,我对北京地理的了解远远超过过去十几年。可以预见,等他再长大些,我对世界地理的直观了解会超过我过去三十几年的所有积累。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消费。

  现在回想起来,在宝宝生前,我们的消费观的就开始慢慢变化。

  我们原本都不打算买车,但爱人怀了孩子以后,觉得将来要带孩子去京郊玩,还是有辆车方便点。本着这个目的,原本选辆代步车就可以了。但是,考虑到车主要是为孩子买的,安全性不能打折扣,于是毫不犹豫地将预算翻了个番。

  不仅如此,宝宝改变了两代人的消费习惯。我父母素来节俭,但在有了孙子之后,不再计算着如何省钱,而是转向优质选择。

  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孩子消费成为家中的大头。随着他的成长,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会大幅上升。家庭开支的绝对数会一路上扬,孩子消费占消费的百分比也会保持上升趋势。

  这不由得我不感慨,孩子经济才是各种消费形态中最重要的动力。

  如果没有孩子,我和爱人的收入可能会有较大一部分以银行存款、股票、基金投资等金融资产的方式存在。这些钱会成为金融系统中的货币供给,很大一部分会是生产端的投入之一。现在,我们的收入多以直接消费形式出现,成为需求端的最终环节。窃以为,我们这是在为建设消费型的经济模式、去杠杆化做出贡献呀。

  用这样的逻辑来看二胎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刘易斯拐点都只是长远之事。当下,二胎的最大经济红利乃是刺激消费,消化货币存量。




上一篇:我市蔬果水产品合格率居182个大中城市首位   下一篇:部门回复精选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