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黑心肉粽 部分入侵校园
中小学营养午餐的贡丸 曾被验出含氯霉素等禁品
继“毒淀粉”、“毒酱油”事件掀起轩然大波后,岛内近日竟然又爆出黑心肉粽事件──禹昌冷冻食品将去年端午节后,被通路卖场大润发退货的1632颗(第一批被查出的数量)肉粽冰存一年,今年则剪标再贴上明年6月才到期的新标签进行贩售。 禹昌曾为高雄市中正小学制作营养午餐中的贡丸,被验出含有氯霉素、恩氟沙星等禁品。
“政府”挂保证 出事无责任?
截至目前,野火越烧越烈,估计该公司共有16万颗问题粽,甚至还以营养午餐的管道入侵校园,被学子吃下肚,这使得民众不禁感叹:到底还有什么是没毒的!而连日来如骨牌效应的“黑心食品”新闻,更有人以“福尔谋杀事件簿”戏谑处处是危机的台湾。
值得注意的是,有别于先前毒淀粉和毒酱油事件,民众将矛头指向“政府”把关不够严谨,造成问题食材有机可乘流入市面,这次出问题的禹昌,却是顶着所谓CAS(台湾优良农产品)认证工厂的名号,也就是“政府挂保证”的姿态行非法情事;因此整起“过期粽”事件,最让民众胆战心惊的不再是食品有多毒,而是连“政府都无法相信”,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小觑。
事实上,禹昌在业界并非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其前身为成立于一九七六年的麟调理食品公司,刚开始以冷冻水饺、汤圆代工起家,后因前东家经营不善,股东变卖;因此,在2001年时,由曾经营多家餐厅的现任董事长吴美珠,与当时在大陆投资房地产致富的现任总经理林金忠,各出资3000万元购下经营权,由吴负责研发口味,林开发通路。
多年来,禹昌业务推广有成,不但以水皎嫂、双麟等等品牌打入各大量贩店、公家机关福利总处、学校团膳等,甚至还帮岛内各大食品厂代工,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包括水饺、抓饼、生煎包、肉粽等二十四种品项,也外销至英、荷、法、美、加拿大与比利时等6国。尤其在冷冻水饺通路覆盖率高达八成,堪称岛内最大冷冻水饺供应商,总体营业额更高达三亿元左右。
漂白手法一:偷梁换柱
单一检验充作全产品合格
因此,当过期粽事件爆发后,不少食品业内人士皆感震惊,如此业绩亮丽、信誉良好的大厂也会出事?而这也让大众对平时强调品管严格,遇事就拿着“政府”认证来自清喊冤的厂商,进一步产生了疑虑。
一位退休的“卫生署”食品管理局官员义愤填膺地说:许多人都以为“政府”挂保证就可安心,殊不知“政府”认证纰漏百出,让厂商有机可乘,用合法掩护非法,甚至拿来大作广告,等于“政府”成为黑心厂商的白手套,进行漂白之实而不自知!批判并非空穴来风,以禹昌来说,其生产的产品有部分的确通过了CAS检验,但荒谬的是,公司竟以“CAS认证工厂”为名对外行销,让下订单的上游厂商、机关团体、通路或社会大众,误以为其全部产品皆为政府拍胸脯保证的安心食品。
对此,在事发之后,CAS发证单位──“农委会”就紧急出来澄清,CAS认证是针对个别单一品项检验后认证,并无对整个工厂进行认证的情况!并重申:只有CAS产品,没有CAS工厂。
更值得注意的,事实上,早在2011年,禹昌为高雄市中正小学制作营养午餐中的贡丸,被验出含有氯霉素、恩氟沙星等禁品,该产品即被撤销CAS认证。但禹昌却挟着CAS优良形象之姿,不只食品业界被蒙在鼓里,就连前中华职棒球队兴农牛,还曾接受禹昌赞助,将LOGO秀在明星球员阳建福等人的球衣上。
而诸如禹昌这种以偏概全的事件,绝非单一个案。以毒淀粉案为例,当事件一延烧,不少厂商就拿着自家的产品送验,并打着SGS(台湾检验科技公司)等检验单位认证的字眼大打广告,对此专家就提醒:一般检验单位只针对送验的品项与指定的成分进行检验,非指定的项目则不主动进行检验。
举例而言,若A厂商拿粉圆来验顺丁烯二酸,检验机构只能确认该送验产品有没有顺丁烯二酸或是否违标,就算合格,也不代表A厂商所有的粉圆都是合格的,或没含其他违禁成分,更遑论要认证A厂商是合格厂商。
漂白手法二:暗度陈仓
将产品转包给下游代工
就算制造厂是合格的,也不代表生产出的产品就是安全的,毕竟,是谁做的还不得而知。食品管理局官员指出,由于在食品业界,代工生产十分普遍,因此就算客户向合格的厂商下单,一旦该厂又转单由下游厂代工,品质就容易出现漏洞。
这次向禹昌下单的桂冠食品就吃了闷亏,据了解,桂冠其实为求慎重,在五月也曾要求到禹昌厂房观看肉粽制作流程,没想到禹昌早就没有生产肉粽了,是转由下游工厂嘉品公司代工。因此桂冠前往查厂时,禹昌就找来嘉品的人员充当员工,演一出好戏模仿假生产线,让桂冠公司信以为真,同意订购二万颗肉粽。这也难怪事情爆发后,桂冠出面喊冤。
同样的情事,这绝非首例。在5月揭露的黑心酱油,其中由迪化街通路商台农酱园贩售的自有品牌酱油“台农酱油”,就是由问题厂商一江食品代工的。当时台农大声叫屈,表示有看到代工厂最新的检验报告,却浑然不觉被下游厂给欺瞒了。
正因为接单的归接单,生产的归生产,才使得黑心厂商有机可乘,用代工的手法瞒天过海。但更荒诞不经的是,就算是接单与生产的为同一公司,却也未必单纯。
拿此次禹昌委托的下游代工厂嘉品公司来说,其有嘉义县府核发的合法商业登记,但却没有工厂登记;更令人不解的是,该公司在“经济部商业司”的公司登记中又注明着“核准设立,但已命令解散”,虽然主管机关经济部中部办公室解释,该公司已于去年五月二十三日核准登记,后来发现其超过六个月未进行营业运作,依“公司法”规定,命令解散,然而这对一般大众而言,实难从字眼上辨别出嘉品到底合不合法?也无疑又给了黑心厂商大钻漏洞的好机会了。
漂白手法三:鱼目混珠法
公司合法登记工厂却没登记
再看黑心酱油厂商一江,工厂登记的地点为新北市新庄市,早已人去楼空,而真正还在生产的地点在五股区,却没有工厂登记,致使厂商做生意时,常常拿着其中一合法商号掩护其他非法据点。由此可知,不可信的“政府”挂保证,绝不只有检验认证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