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了半年,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
12月25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并规定新细则要在2014年5月31日前完成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
该与此前规定相比,要求更高、措施更细、标准更严,将使乳粉行业的兼并重组又迈进一步。行业从业人士透露,在新的生产许可证审查下,将有一大批无法达到要求的中小企业面临淘汰。而空出的市场将由大企业瓜分,从而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启动市场清理
要求乳粉生产企业按照药品生产管理,预计全国128家乳粉企业将有1/3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向记者表示,2013年以来国家关于婴幼儿乳粉行业的政策及文件不断,可以看出国家整顿行业生产环境、保护婴幼儿乳粉行业安全及保障消费者消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决心。此次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家第二次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此次比2010版更加严格,婴幼儿乳粉行业的门槛再一次提高,未来更多企业的退出已是必然之势。
其实,这些中小企业的出局早有兆头。记者此前拿到的工信部上报国务院的显示,整合从2013年开始,到2018年底实现整合目标。而整个过程将分三个阶段进行:从2013年8月到年底,各有关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行业布局和企业结构摸底调查。随后,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按照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推动国内配方乳粉企业100%完成改造及认证,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提高到65%,原有127家配方乳粉企业总数减少40家左右,保留87家左右。最后,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底,在第二阶段整合基础上,培育3~5家大型企业集团,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80%,企业总数再减少30家左右,保留50家。
从时间上来看,新的生产许可证审查及换发与第二阶段基本吻合。某国产乳粉品牌内部人士陈林告诉记者,这份新主要是配合工信部提高乳粉行业集中度工作的,通过严格换发生产许可证,可以清理出一大批不合格的生产企业。
乳业专家宋亮指出,国内乳粉生产企业面临很大的整改压力,需要资金采购设备。由于要求乳粉企业必须有自建自控的奶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要么拿出大量的资金收购奶源,要么就是被收购而退出市场。要求乳粉生产企业按照药品生产管理,预计全国128家乳粉企业将有1/3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东北一位乳业公司总经理王海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国家现在已经不再颁发新的生产许可证,更多的是在做减法。“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是当前有128家企业,蒙牛收购雅士利后变成了127家,事实上2010年4月核发生产许可证的时候只有114家,在2010年以后国家就严格控制建厂、扩建的企业,这127家企业中还有几家是已经申报但尚未获批的。”
“这些企业中,有很多都是名存实亡的,生产许可证空置着,此次重组,部分空置的生产许可证则可能会被收回,估计目前仍在生产经营的应该只有80多家。”王海表示,这也正好与方案第二阶段保留80多家企业的预期相符。“东北在2010年的时候有41家乳粉企业,现在也就剩下30家。哈尔滨惠佳贝食品有限公司有两个生产许可证,公司老板都跑了快一年了,这两家企业肯定就完了。”
记者查询食药监局2013年8月份公布的128家获证乳企名单发现,惠佳贝旗下两个工厂伊春惠佳贝乳业有限公司和哈尔滨惠佳贝食品有限公司仍赫然在列。
陈林还表示,此前报道称,国家财政将有大批资金及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来帮助兼并重组工作的进展,但是此番退出市场的企业均为淘汰出局者,并不在兼并重组之列,属于自身无法跃过新的门槛,应该不会得到财政的扶持。到第三阶段,可能就会动用到财政的支持。
大企业获利
此番的换证考验,对大型企业也并无挑战,相反,更是一种利好。
各职能部门大力度整顿乳粉行业和企业,无非是希望还中国消费者以消费信心。蒙牛乳业总裁助理王艳松在中国网主办的“大国远见”财经峰会上也公开表示,中国乳粉的质量是值得信任的。他说,从政府支持,到行业重视,中国正以举国之力办一件事,国内的乳粉标准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在检验保障方面,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
食药监局副局长滕佳材也表示,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正在经历“规范—发展—再规范—再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和持续发展过程。细则出台进一步提升了准入门槛,会提升消费者购买国产品牌乳粉的信心,这也是出台细则的一个宗旨所在。
事实上,从工信部的兼并重组方案,提升行业集中度的角度来看,大企业在这些轮重组中将会得到扶持,继续做大做强。而此番的换证考验,对大型企业也并无挑战,相反,更是一种利好。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对于大企业来说,其实没多大影响,增加硬件设备就可达到要求。”
陈林称,“很多小企业根本无法达到换证要求,一个湿法工艺的工厂仅基础投入就需上亿元,干法工艺的工厂基础投入也需千万级的投入,再加上对奶源、检测等方面的要求,很多小企业根本没有能力达到。”
“即使有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进行硬件的投入,但是他们也得考虑投入后,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陈林透露,“当前政策下渠道方已经悄悄地发生变化,因为他们对市场比较敏感,食药监局已经下发通知,婴幼儿配方乳粉落实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执行‘谁销售谁负责’的制度,很多渠道方担心小品牌的安全性及此轮调整能否安然保留下来,已经有人放弃小品牌的进货了。这样空出的市场,肯定是被大品牌填充。”
责任编辑: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