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一家酒店推出24小时餐厅,顾客随时都能吃到自助餐
本报记者 利刚
中国江苏网3月12日讯 近日,知名酒店“张生记”突然关门在苏城餐饮市场引发不小震动。面对中高档餐饮生意难做的局面,不少餐饮企业纷纷走起亲民路线。餐饮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大众餐饮竞争不断加剧,一场短兵相接的大众餐饮“白刃战”已经不可避免。如何“亮剑”接招,成为摆在餐饮商家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去高端化,人均50元餐厅成为“黑马”
记者从苏州市餐饮业商会了解到,全市目前餐饮业经营网点达2.3万户,市区范围的餐饮网点约8000家,而在餐饮业集中的姑苏区,不同类型、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饮企业约3000家。据苏州市餐饮业商会会长陈素兴介绍,全市餐饮企业中,大众餐饮所占的比例不低于50%,随着高端餐饮市场的萎缩,越来越多的中高档餐饮企业开始“去高端化”,加入争抢大众餐饮蛋糕的行列。而在消费群体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大众餐饮的市场是有限的,这样势必会导致大众餐饮竞争更加激烈。
“人均消费50元,在我们店里可以吃得很好,菜肴的品质也不错”,园区港玉餐厅的负责人陈玉才告诉记者,“在开店之前,我就在考虑给自己的餐厅应该如何定位,开业的时候正好遇到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高端餐饮日子越来越难过,当时我就决定应该走大众路线,把消费的档次降下来,人均消费定在50元甚至更低就能吃饱吃好。”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向被视为餐饮消费高地的园区,像港玉餐厅这样人均消费定位在50元的餐厅正在增多。邻瑞广场的小食惠、湖东欢乐颂广场的UNCLE5餐厅,一批质优价廉的大众化特色餐厅已成为餐饮圈里的“黑马”,逐渐引领当下的餐饮消费潮流。而在十全街一家环境不错的特色餐厅,菜单上所有的菜肴单价均不超过30元。
创新求变,传统餐饮走流水线式道路
去年以来,中高端餐饮遭遇寒冬,不少中高档酒店收入大幅下滑,但对苏州本土餐饮企业水天堂来说,2013年却是企业成立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对此水天堂的老板梅润身认为最大的成功就是自己找准了企业的“定位”——民生消费。
“普通消费是一个大市场,未来的餐饮消费必将更加理性”,在原材料价格不断飙升和人工成本每年递增的形势下,要想减少运营成本,梅润身认为传统餐饮必须走“流水线式的工业化操作”之路。早在几年前,水天堂就率先建立了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中央厨房,通过中央厨房、配送中心、集团采购、管理学校、菜品研发中心,中央厨房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配送,最大限度地节约食材、人工、水电等运营成本。在2013年11月,水天堂再次进行“改革”,以“机械化替代手工”,仅一个月水天堂西餐厅40多家连锁店就节省下60万元支出,一年预计可节省720万元用工成本。
永不打烊,24小时都能吃到实惠方便餐
如果说“价格战”和“中央厨房”是开拓大众餐饮市场的两把利剑,那么面向普通大众的24小时餐厅则是一把锋利的长矛。在苏州白金汉爵相城店和吴中店记者看到,这里的24小时餐厅全天候对外供应丰盛实惠的“高大上”简餐,吸引了大批顾客光顾。统计数字显示,仅相城区单店,每天在24小时餐厅用餐的人数可达2000至4000人次。
尽管24小时餐厅生意不错,也是提高酒店人气的好办法,但采访中记者发现,像白金汉爵这样开24小时餐厅的酒店却几乎没有。对此,汉爵酒店管理集团董事长胡文军表示,24小时餐厅作为酒店的配套服务,运营成本很高,必须有足够的客源作为基础,如果酒店的体量不大,住店客人和娱乐消费的客人不多,24小时餐厅就很难做下去。在这一点上,白金汉爵都有着很大的优势,近千间豪华客房由于价格低入住率超过60%,不用为客源发愁。
搞互联网,既是吃饭也是玩“圈子”
没有资金优势,规模也不大,这样的大众餐馆如何在竞争中取胜?调查中记者发现,用互联网思维做餐饮,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已成为一些餐饮老板们出奇制胜的另一法宝。
“用传统的思维等客人上门已经有点过时了”,海吃阁负责人朱开明对记者说,“开餐馆之前我做的是互联网,对网络营销有一定经验,所以就把重点放在网络营销上。”为了聚拢人气,朱开明想到了“众筹”,就是让对餐饮感兴趣的小伙伴共同出资,让餐馆由他一个人所有变为“大家所有”。其次运用微信等方式,通过圈内人际传播,吸引圈内顾客上门用餐。
“说实话,众筹只是一个概念,微信也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但它们带来的回报却是显而易见的”,朱开明掏出自己的手机,打开微信企业服务号告诉记者:“现在顾客只要订阅了我的服务号,坐在办公室就可以自己点菜,订单确认后,餐馆就会收到订单事先准备菜肴,客人来到餐馆就能出菜,非常方便。客人觉得哪道菜好吃,拍照发到微信圈内告诉朋友,截屏发给我,我就给他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