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欧莱雅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
当时,小护士是中国排名第三的护肤品品牌,意气风发,市场份额达4.6%。至今,人们还记得陈小春那句“距离0.1厘米,皮肤还这么好”的广告。
可时至今日,市场上已找不到小护士的身影。
在淘宝网站上,输入“小护士”,首先显示的是同一名称的医疗用品。“就算是有,也是假的,都已经不生产了。”一护肤品渠道商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今年年初,从卡尼尔的退市中,人们就看到了小护士的悲剧命运。
卡尼尔是欧莱雅在大众路线上的重镇业务,卡尼尔的失败证明,小护士退市局势已定,只是早晚的事。甚至,人们回想,当初欧莱雅收购小护士,仅仅只是为了助卡尼尔一臂之力。给卡尼尔铺好路后,小护士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和小护士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一个高端品牌——羽西。
2004年1月,欧莱雅将羽西收购,归入大众化妆品部门。随后,欧莱雅称,要把羽西推向国际市场。
要知道,在卖给欧莱雅之前,羽西本来就是高端的。
在卖给欧莱雅的日子里,羽西过得很不好。一面是大众,一面是国际。定位自相矛盾的羽西,不仅没有得到低端消费群体的认可,还失去了原有的中高端消费客户。
由此回过头来看美即的命运就不会觉得诧异了。
一些国际品牌,它们其实并不需要靠收购其他产品业务来壮大自身的产品线。有些收购,真的就只是单纯的买下而已。打不过它,就买下它,被买下的品牌都难逃被雪藏的魔咒。不光是日化,在其他领域也早已成为一个潜规则。
本土品牌:夹缝生存
别以为本土品牌的日子就很好过。
今年年初,霸王终于决定,终止凉茶业务。
从2010年4月推出凉茶的那一天起,唱衰声音就不断。毕竟,洗发水和凉茶,从领域上来看,实在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时,正值霸王上市初期,“霸王”夫妇身家将迅速飙升至近50亿港元,破了拥有舒蕾等品牌的丝宝集团老板梁亮胜2008年身家约34亿元的纪录,摘取内地洗护发产品生产商的首富桂冠。
起初,霸王想借此打造大健康产业,凉茶销售也从华南地区的4个省份迅速扩大至全国。
只能怪霸王太不懂行情。凉茶市场上,从来就不乏竞争者,王老吉、加多宝、何其正之间激战正酣。其他品牌,别说进来搅局,恐怕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是一个没有丝毫相关经验的霸王。
所以,在2013年上半年,霸王凉茶业务销售额仅有区区79万元。
在霸王凉茶受挫的日子里,霸王整体情况也令人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霸王集团2010年业绩首度由盈转亏,亏损金额达1.18亿元;2011年继续亏损,总收入为8.89亿元,同比下降39.7%,亏损则达到了5.586亿元;2012年的营收为5.56亿元,同比再次下降37.5%,而亏损额扩大到6.18亿元。
霸王在2009年赴港上市时共融资16.66亿港元,上市不到4年时间内,融资所得几乎已经全部亏完。
霸王集团将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霸王凉茶销售额的大幅下滑。
凉茶根本谈不上霸王主营业务。不论怎么掩盖,如何轻描淡写,霸王都抹不掉洗发水被曝出含有致癌物的事实。
2010年7月14日,霸王集团旗下洗发水被曝含有致癌物二恶烷。尽管后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背书,可霸王洗发水的品牌形象却毁于一旦。
之后的霸王,无论怎么努力,似乎都摆脱不掉二恶烷的阴影。
和霸王一同陷入亏损的,还有索芙特。
今年伊始,索芙特董事长梁国坚、张桂珍夫妇在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塔大宴300余名索芙特经销商。
此举寓意很明显:安抚,给经销商一颗“定心丸”。
4月24日晚间,索芙特发布的2014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约1.1亿元,同比下降23.03%,净利润为亏损962万元,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32万元。
索芙特由于2010年亏损8613万元、2011年亏损19319万元一度被“*ST”。随后,在2012年靠出售子公司股权取得约15724万元的投资收益而暂时保壳。但由于主业仍无力扭转亏损局面,2013年再次出现6258万元亏损。
曾经帮助索芙特策划过瘦脸洗面奶的营销人士表示,不再看好索芙特如今的产品定位。“功能型护理产品的定位已经决定了这款产品只能做几年,风光一下,无法维持长久经营。”
而当年的瘦脸洗面奶,也并没有给索芙特带来多好的口碑。一支售价仅有几十元,却号称能瘦成完美脸型的洗面奶,效果能有几分,不言而喻。
当整体的大环境并不乐观时,没能交出满意的市场答卷,并不是某个公司的错。
眼下,百雀羚、隆力奇、大宝和美加净等本土传统日化品牌,市场占有率也几乎都在个位数徘徊。
尽管洋品牌已逐渐淡出内地市场,留出一片空地。可至今,国内仍然没有一个能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的日化企业,收复“失地”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一些国际品牌,它们其实并不需要靠收购其他产品业务来壮大自身的产品线。有些收购,真的就只是单纯的买下而已。
(来源: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