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肉品 >
禽流感的传染逻辑:养殖产业蒙受亏损之痛(2)
时间:2013-12-31 12:15  浏览次数:

  从板块轮动及比价来看,过去一段时间粕与油脂的比价严重失调,若疫情继续发酵,饲料消费预期下滑导致市场调整,粕价与油价比值也将出现调整。也就是说,在此回调中,粕价调整幅度将大于油脂类。与粕类市场密切相关的是油脂油料市场。众所周知,国内油脂库存庞大,如何去库存?在需求萎缩或停滞情况下,只能依靠供给来推进去库存化的进程。笔者认为,禽流感的发酵或将成为油脂去库存化的主要因素。饲料需求下滑必将降低对国际大豆的进口。按照2月份存栏计算,我国每月需要进口600万吨大豆才能满足养殖需求,然而,在国内油脂库存难以消化的情况下,加工粕也伴随着豆油供给的增加。目前,由于物流原因导致国内进口大豆船期多集中在在6月份,若饲料需求降低和价格下滑,势必会对进口产生影响,甚至不排除出现洗船事件。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国际大豆将下跌,从而势必带动整个国际油脂油料价格的下挫。而此间进口减少或许是油脂去库存的好时机。




上一篇:散养猪遭恐慌抛售 上市公司齐称未受疫情影响   下一篇:上海公共卫生热线:吃正常处理和烹调肉是安全的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