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1月13日电(见习记者谢盼盼)13日,记者从浙江农林大学获悉,该校数十名专家欲通过5年的研究时间,研发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解决中国亚热带地区的亚热带地区经济林产业发展中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控等技术问题,全面提升中国亚热带地区防灾、减灾的技术水平。
据了解,该校教授王义平及其科研团队的数十名专家,在几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正在承担的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亚热带主要经济林重大病虫害监测及生态调控技术》重大项目,而该技术旨在全面提升中国亚热带地区防灾、减灾的技术水平。
王义平说,“以病虫为主的生物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亚热带地区经济林产业健康、快速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展经济林有害生物监测及防治技术研究符合中国林业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研究成果通过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面积示范推广,必将减少农药使用,保障生态与食品安全,增强中国经济林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据介绍,《亚热带主要经济林重大病虫害监测及生态调控技术》项目课题组,从2013年开始,将研发亚热带地区主要经济林病虫害生物本底数据库及网络信息动态监测平台,以危害食品用竹、油茶和山核桃等的重大病虫害为对象,研究其种群动态及灾变机制,开发基于性信息素引诱剂、植物源农药及微生物制剂的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天敌资源保护利用及其行为调控关键技术,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与规程。
同时,他们还将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剂产品2-3种,将在中国经济林栽培区广为应用,预计可产生数千万元的经济收益,有力支撑并实现“林地增效、林农增收”双增的目标。
王义平表示,希望通过研究,使亚热带地区食用竹林、油茶和山地珍稀干果重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比实施前降低80%,危害率控制在15%以内,年平均亩产量增收10-20%。同时,通过生境调控、行为调控和研发绿色生物制剂,减少和降低亚热带区域的竹林、油茶和山地珍稀干果重大病虫害发生的次数、频率和为害强度,真正达到有虫不成灾。
该系列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经济林的经济效益,而且在保障油茶、山核桃等经济林产品食品安全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