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会报告亮点纷呈
本报记者 薛卿
在健全法制环境上有新作为,在助推“美丽苏州”上有新突破,在促进稳增快转上有新举措,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有新力度。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昨天上午举行第二次大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向大会报告常委会工作。
坚持科学立法健全法制环境
按照2013年度立法计划,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划分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保护的不同定位,为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积极创新古村落保护的体制机制,着重破解古村落保护资金投入、古建筑流转两大难题,初步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古村落保护模式。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启动《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的立法工作,这项跨年度的立法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市人大常委会对《苏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 进行立法后评估,对市政府报送的1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更加注重主动立法,《古村落保护条例》和《生态补偿条例》 都是市人大常委会根据调研成果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主动提出的,而且都是在全国率先启动立法。
落实生态优先助推“美丽苏州”
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有效保护“四个百万亩”,进一步提升苏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决定》,为苏州生态安全划定红线。市政府根据人大意见,积极落实空间布局,在2013年实现了“四个百万亩”100%落地上图,同时及时制定长效管理措施,巩固和发展落地上图成果。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对《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条例》、《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和跟踪调研,督促政府认真实施条例。对虎丘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开展视察,要求从生态保护和修复着手,持续推动生态湿地建设,更好地发挥湿地的城市绿肺功能。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抓好“加快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代表议案的督办工作。在议案的推动下,市政府启动建设市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着手建立建筑废弃物管理处置体系,并对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和运输车辆实行招标确定,有效规范了建筑垃圾运输市场。
持续聚焦转型促进稳增快转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突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在对全市经济工作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关于苏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关于商贸业发展情况、关于外事工作服务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报告,作出了关于批准苏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部分指标调整方案的决议。
突出民生为本保障改善民生
养老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为深入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代表议案交政府组织实施。通过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普惠95%以上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上,推广虚拟养老院,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二为一的“养护一体、医养结合”的自助与互助养老新体制。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对《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要求政府建立与国家、省级机构体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新体系;听取招生工作情况汇报,要求市政府及教育部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破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等矛盾,努力实现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力量上的统一标准; 对社区卫生工作开展调研,重点督办“优化社区卫生信息工作”代表建议,要求政府增强社区卫生机构对老百姓的吸引力。
(责编:吕琳)
>>>>欢迎进入名城社区“时事说吧”版块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