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说他有一个梦,然后葛优在《非诚勿扰》的开头也重温了这一荣光,作为一名在酒池肉林中耗尽青春的饕客,俺的梦想俺的dream,曾经是好好开一家火锅店。
欧洲的爱情电影里,女主角都想开一个面包店,我惊诧于以浪漫著称的女鬼佬居然能够在麦子的朴素清香中释放另一种情愫。不过考虑到中国人民吃馒头的几率较面包高出太多,卖馒头容易想起武大郎的不幸遭遇(据专家考证,当年武大郎卖的炊饼就是今天的馒头,并非电视剧里臆想的芝麻烧饼),本土的面包店在气质上又太接近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所以我没有这种欧罗巴的情愫。
日本的励志电影里,男主角也会励精图治张罗起一家咸服四方的拉面馆,他们能够在一碗面条里修行武士道精神,这也的确令人惊悚。然而,面条是一种极具口味差异的食品,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面条的门派江湖林林总总,那些吃出乡愁吃出情感的饕客很难去迁就另一碗陌生的面条,加上日本的面条电影中男主角少不了要和各种人物打上一架,俺疏于锻炼身手欠佳,只得与面无缘了。
我不具备一点四川血统,情感关系中也和巴蜀素昧平生,对开火锅店的热情如此不能自已,除了对于味道的个人偏爱之外,当然还有许多人生的普世价值在里面。
首先这是北欧宜家风格的简约精神,一个不需要太多复杂人际关系的餐厅就是火锅店或者烤肉店,当然你有几十个股东就另当别论,一个好的锅底,新鲜的食材,大致上就能守望丰富而单调的味觉空间了。
其次是吃火锅的慢生活节奏与地中海式的慵懒乐活相仿,火锅店的老板自己经常坐在店里慢慢烫菜,既是招呼熟客的亲和力,也是表明食品安全的信心指数,七烫八烫,走过路过的单身女子若是合心也就一刀拿下了,我至少在两拨火锅店经营者那里听到过这种版本的故事。
再就是火锅店投资少见效快,多快好省精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能积极发挥自主创新精神,原则上凡是能吃的东西就都能下火锅烫一烫,这就很有娱乐精神了,无论多平庸的年代也总能在火锅店里找到乐子。
还有一条,火锅店是可以24小时开门营业的地方,无论是自己还是朋友,无论是何时徘徊街头,总有一个冠冕堂皇名正言顺的地方可去。
但是,由于种种现实的困顿以及历史的不可抗因素,俺放弃了这一通向光荣与梦想的道路,声明一下,这不是地沟油的副作用,而是对梦想的一种敬畏,在统一做梦、做标准梦的季节里,俺的梦,还是发发就好了。
□ 闫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