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年底和苑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被列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六大民生行动”之一的红桥区西于庄棚户区改造拉开序幕。居民们激动地说:“市委、市政府心里装着老百姓,为我们改善居住环境,真是办了件大好事!”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从为群众办实事着手,紧贴民生、顺应民意,扑下身子抓整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在活动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叩问民意,让群众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监督
从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在市委书记孙春兰的带领下,市领导们深入条件艰苦、困难多、问题比较集中的村居、企事业单位、工程项目建设点和学校等基层单位,访贫问苦,摸清实情,解决问题。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市共征求到民生方面意见建议5001条,多集中在社会保障、困难救助、就业、教育、住房、企业发展等民生领域,占意见、建议总数的20.5%。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群众反映的问题,就是整改的方向。活动伊始,全市就及时推出“六大民生行动”,包括改造成片危陋房屋,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开展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开展党员联系服务500个社区和帮扶500个村工作,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维修农村困难家庭住房等。
专题民主生活会后,251个单位全部向全体党员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公布整改措施,接受全体党员的监督。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时,组织全面问卷调查和民意测评,请群众帮助“回头看”、找不足、明得失,让群众评判教育实践活动成效。
回应民盼,坚决整治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
—取消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2项,对18件价格违法案件进行了处理。实行了征地补偿资金预存制度和社保资金预存制度,直接补贴农民各类资金均实现“一卡通”。
—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和“亮剑”行动,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29件。
—医疗系统完善医德考评制度,建立卫生行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三级承诺制,并向社会公示。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时,有市民说:“这样的活动实实在在,治了一些多年积累的难事,干了一些群众关心的大事,办了一些群众看得见的好事,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改善、生活质量在提升。”
造福民生 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
在“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中,全市4451名干部为企业、项目和基层单位协调解决各类问题7390个,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开通894部专线电话解决解答各类诉求4万多个,办结率达99%。
滨海新区全面推动“十大民生工程”,启动实施总投资98.6亿元的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等194个民生项目。
该压的坚决压下来,该兜底的坚决兜住。去年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一般性经费支出按5%的比例共压减14.2亿元,统筹用于民生支出。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75%以上。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8万个,全年增加保障住房8万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3%,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分别增加190元、205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400元,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45元,城乡特困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户每月180元、120元。
党员干部深有体会地说,“我们要把整改贯彻到民生工作之中,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好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