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有机食品“私人订制”缘何叫好不叫座?
时间:2014-03-10 15:42  浏览次数:

  新华网石家庄3月10日电(记者宋强、张涛)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日益成为热门话题,以“绿色”“健康”为主打概念的有机食品逐渐走进百姓的视野,并出现订制服务的新模式。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种模式也存在信任度低、价格偏高等诸多问题,如何破解叫好不叫座的困局,成为有机食品发展的重要课题。

  有机食品进入“私人订制”时代?

  3月9日一大早,家住河北邯郸市区欣甸家园小区的黄女士就收到了8日预订的“蔬菜快递”,5公斤的包装盒里装着茼蒿、油菜、茄子、芹菜、西红柿等多种有机蔬菜。早些时候,邯郸市区的其他百余个家庭,也同样收到了他们的“快递”,里面装着自己点名要的蔬菜。

  这些“快递”来自邯郸市曲周县杏园村阁韵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32座标准化温室大棚里,生长着20多类、50多个品种的蔬菜。合作社理事长袁贵银告诉记者,因为有机蔬菜的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很多,所以买家比较少,只能想办法先培养固定客户。“我们想着,是不是能发展一些会员,先让客户按照自己的需要"点菜",我们再送货上门。”

  “私人订制”的想法产生后,袁贵银领着社员,带着产品,到邯郸市各小区门口进行宣传、免费试尝,寻找目标客户,并按一个月、半年、一年期分别为会员办理银卡、金卡、钻卡。这种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订单式配送的营销模式,慢慢在一年内发展了100多名会员。

  “现在,会员只要打一个订菜电话,不管是10斤还是5斤,我们都会送货上门。从接到电话到从大棚里出菜,再到送达客户家里,不超过五个小时,保证让客户吃到又健康又新鲜的蔬菜。”阁韵蔬菜专业合作社销售总监金智贤告诉记者。

  中国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牛新胜说,类似的有机食品“私人订制”模式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已不鲜见,但普遍处于起步阶段。

  好东西为何市场占有率低?

  袁贵银的有机蔬菜基地占地200亩,是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并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年生产各类有机蔬菜约120万公斤。但实际上,危机就潜伏在这“120万公斤”的数字中。

  “有技术、有品质,可就是叫好不叫座。我们一年生产120万公斤菜,可实际上目前会员订制的菜只占总产量的1/10,大量的菜只能提供免费试尝吸引新客户,要么就是赔钱贱卖。”袁贵银向记者表达了他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合作社现在只有100多个会员,根据测算发展300个才能收支平衡,500个才能盈利。如果销售再提不上去,后面恐怕就更难了。”袁贵银说。

  金智贤告诉记者,销售提不上去,主要原因还是用户信任度偏低和百姓购买力有限。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3倍至5倍,一个家庭一个月要消费1200元左右,因此目前的客户主要集中在既追求健康生活,又具备经济能力的企业老板、大学教授、医生等高端消费群体。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肉类等有机食品中。石家庄“沃土笨猪肉”专卖店的总经理刘会杰告诉记者,“笨猪”因为只吃草料,不吃饲料、激素,生长周期长,价格30多元一斤。五六年来,虽然顾客普遍口碑不错,但销售量始终没能达到预期。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要么是知道的人太少,要么是觉得太贵。

  如何走出“叫好不叫座”的怪圈?

  “改变有机食品叫好不叫座的现状,首要的是要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食品安全问题发展到现在,公众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价格的关注。”中国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牛新胜说。

  要想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可以通过在温室大棚里安装联网摄像头,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视频直播,让消费者通过网络能够看见“自己家吃的每一棵菜”。“只有认证证书是不行的,得让消费者亲眼看到生产过程,这样对产品的健康品质才能放心。”牛新胜说。

  另一个是转变“散户”发展模式,要和大型商业银行合作,通过为银行VIP客户提供有机食品,实现大客户的捆绑式营销。同时,争取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和农业保险投保,实现风险的“兜底”。

  根据中投顾问最近发布的《有机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目前有机食品在整个食品行业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特产多样,劳动力成本较低,有机食品产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只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各地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我们就一定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做大做强有机食品产业,改变国外对我国食品质量低劣的偏见。”北京有机食品特供网总裁江荣生说。






上一篇:雾霾治理:能源、环境与社会治理的结   下一篇:明一奶粉率先获2014年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