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安居常州:善待“新市民”助力产城一体化
时间:2014-03-17 16:02  浏览次数:

新华网南京3月17日电(记者邓华宁 潘晔)大规模建设“农民工公寓”、公租房向“新市民”开放、加大土地供应平抑房价……近年来,常州市多措并举推进“住有所居”,完善配套提升城市功能,营造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不愿离开”的宜居环境。

保障房向外来工扩面

常州2009年已基本实现本地住房困难居民应保尽保,此后,将保障房对象向外来工、新就业大学生、高职院校毕业生、夹心层等扩面。

常州市住房保障与管理局局长孙勇介绍,常州在“十二五”公租房规划阶段,就提出重点解决“新市民”问题,并计划建设3.2万套。考虑到政府建设的保障房地点较偏远,房管局采用“建储并举”的方式,一边建设,一边通过市场化手段,收储位置好、配套齐、面积小于80平方米的市区空置房源,以公租房价格出租,一年多来,已经出租2400多套。“目前,申请公租房的有40多家企业和部分新市民”。

针对工业园区大量产业工人的住房问题,常州市各级政府与园区企业共同推进新市民公寓建设。

常州一家纺织厂工作的王师傅老家在蚌埠农村,租住了常州青龙新市民公寓的一套夫妻房。这套房子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房间里放着冰箱、电视机,房租每个月是220元。“企业每个月给我们夫妻40元租房补贴,自己付剩下的180元,这种待遇很不错。”青龙新市民公寓共有7幢楼,其中集体宿舍2.5万平方米,共有房间660间,每间37平方米。

公寓管理中心主任潘荣华介绍,“现在所有的房间都被订光了,一年到头都没有退房的人,新申请的只能排队等候。”

据常州市总工会统计,经过几年的努力,常州市新建的农民工公寓已有100多万平方米,有近40万人入住。

房价“亲民” 引发“新市民”购房潮

春节过后,沿海多地再次响起招工难警报,常州却成为一个例外,当地大中企业返工率达到90%。“常州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红火,乃至苏州、无锡的企业也跑来招人”,常州武进区就业服务中心高苡玲书记说。

“其实有很多工人春节没有回家,有的全家都在常州,成了‘新市民’”,新华昌国际集装箱公司生产部葛兵说,常州教育质量好,房价不高,生活方便,一些在多个城市打过工的人,都选择留在这里。“公司生产部有30多人买房落户,子女也来读书了。”

“常州房价亲民,大大降低了外来人口的进城门槛”。常州市房管局市场处处长陆金峰介绍,2013年,一些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超出想象”,而常州商品房均价是6800多元,同比仅增长3.5%。常州连续两年外地人购房占比达到4成,这一比例在全省仅次于南京,高于周边城市近10个百分点。常州房价2009年也曾飙涨,此后政府逐年加大土地供应,降温换来长期稳定。去年全市商品房销售830万平方米,在全省13个地市中仅次于南京和苏州,热销局面已持续三年。

常州道成置业副总经理李武君表示,“常州楼市有个特点,因为本地居民多数有住房,需求量不大,一批开发商针对‘新市民’设计产品。最便宜的还不到4千,如果夫妻俩都打工,几年内就能买房。我们公司客户有60%以上来自新北区工业园。100平方米左右的精致三房,到130平方米的舒适三房,最受追捧。”

宜居宜人推动产城一体发展

常州是乡镇企业发源地,制造业高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地,外来人员汇聚于此为产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常州市委书记阎立说,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要“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关键是让他们能得利”。

常州在扎实推进“安居工程”的同时,还大力解决人口集聚产生的“吃、行、教、卫、娱”等需求。

目前,常州快速公交BRT已经联网成环,公交全部一元一票,城市交通由B类城市二等水平跃升到A类城市一等水平;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吸纳13.6万“新市民”子女就读,吸纳力达到87%;“绿色客厅”遍布城区,市民步行10分钟,就有公共绿地、建设设施和免费公园;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市100多个小菜场标准化改造,实现了环境商场化、食品安全化、价格大众化……

统计显示,常州市10年前仅有户籍人口250多万,目前已经增长到350多万,常住人口超过470万。常州人口增速连续多年远高于全省人口增速,快速城镇化让许多外来工变身“新市民”。

如今,不仅“常州制造”行销全球,“常州创造”也令人侧目。常州2011年以来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才1729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61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年产值突破200亿元,“科教城”吸引创新企业800多家,成功转化5千多项科研成果。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华罗庚科技产业园、中德创新园等一批新型园区初具规模。去年常州规上工业突破万亿元,公共财政收入409亿元,服务业比重达45.4%,综合指标增幅居苏南第二。(完)




上一篇:甘肃日报:聚焦兰州市2013年度消费投诉典型案例   下一篇:楼市泡沫风险加速投资出海步伐 非移民置业比例升高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