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1日新媒体专电 题:中毒、喂药、体罚——拿什么来拯救儿童安全?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翁晔 程露 呼涛
19日,云南一幼儿园32名孩子疑似食物中毒,现已造成2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而就在上周,陕西、吉林市、湖北先后曝光三起幼儿园乱喂药事件。
此前,“毒奶粉”、校车车祸、体罚学生等事件,使得在校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成为家长目前最担心的问题,而“拿什么来拯救儿童安全?”“谁能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更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还能信任谁?
“幼儿园本来应该是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环境的地方,没想到还是‘沦陷’了。”张女士是涉事的西安枫韵幼儿园一名大班孩子的家长,“病毒灵”事件发生后,她开始对孩子的成长环境感到不安。
“要健康成长太难了!家长整天都担惊受怕,对教育机构和有关部门难以信任。”张女士说。
同样感到不安的还有37岁的家长王先生。他的孩子今年9月将上小学,事发前就读于西安枫韵幼儿园。
“涉事幼儿园复园后每天打电话让我送孩子去上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怎么可能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王先生说。
王先生私下告诉记者,为了求个心安,之前他还不时给老师送点礼品或购物卡,就是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少受气,能得到老师的照顾,“可是16号带孩子自费体检,却发现孩子‘心肌损害’‘腹淋巴肿大’!”
“我觉得养大一个健康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难了。从出生就不知道吃什么奶粉,送到幼儿园怕被喂药或虐待,上学以后又担心遇到色狼老师。”来自北京的家长李敏说。
还会发生什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校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目前家长最担心的儿童生存问题。在幼儿园违规给儿童服用处方药之前,国内儿童安全问题已层出不穷。
2011年,甘肃庆阳市一家幼儿园一辆核载9人、实载64人的校车与重型自卸货车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这起事故暴露出了中国社会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也促使更多地方政府整顿校车安全。
食品安全也是家长忧心的痛点之一。
2008年,三鹿等多家乳品企业的产品被曝含有三聚氰胺。这种化学原料被添加在乳制品中,用以提高食品检测时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自“三鹿奶粉”事件后,中国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力求提升乳制品质量安全,提振消费信心。但随着香港、英国等多地陆续限制出境人员携带的奶粉数量,可以看出国产乳制品的信誉恢复并非易如反掌。
编辑:刘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