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4日讯 “丝毫没有牛肉味,像是猪肉添加牛肉粉合成的。”近日,微信昵称叫“米奥巴-山哥”的网友通过8890公共微信平台反映,金东区鞋塘镇到源东乡路口有一家面店,可能存在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米奥巴-山哥”家住市区,当天他去源东乡欣赏桃花,返程时已临近中午,便选择到路边的一家面店吃午饭。“我点了一份生炒牛肉面,价格12元。”“米奥巴-山哥”说,炒面端上来时,他特意观察了一下,面、牛肉和其他配菜的分量都很足。“感觉很实惠。”他夹起一块牛肉,快送到嘴边时,却发现牛肉的颜色特别鲜红。“放到嘴里咀嚼了一会,不但没有嚼劲,也没有牛肉味。”“米奥巴-山哥”又吃了几片,口感还是不对劲。
“吃起来像猪肉,这些牛肉是假的吧?”“米奥巴-山哥”向老板求证。“本来就是这样的。”老板的回答让“米奥巴-山哥”越发怀疑,他说,据自己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牛肉每公斤20元左右,猪肉每公斤14元左右,前几天在市区吃的牛肉面价格大概15元。“现在牛肉卖得贵,不排除有些商家用牛肉粉、牛肉膏合成假牛肉。”
接到市民投诉后,8890将此事移交给金东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理,3名执法人员到现场核查,发现该面店开张已有两个多月,但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不齐,还在库房的一个角落里查获过期牛肉粉半包,约200克。
“这是去年采购来当拉面调料的,很久没用过了。”面店老板楼女士说,牛肉都是从鞋塘菜市场内一家固定摊位购买的,但现场却不能提供牛肉供应商的相关证照和采购票据。
“经调查,经营户所说属实,那包过期的牛肉粉属于调味剂,与那些专门用来合成假牛肉的牛肉膏、牛肉粉不同,也没有充分证据显示她在卖假牛肉。”执法人员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28条规定,经营者禁止生产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第29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市畜牧兽疫局检测中心专家说,经过烹饪后,普通市民仅凭肉眼很难从外观上判断牛肉真假,需要通过DNA鉴定等专业手段检测。从一般情况上说,新鲜的牛肉生炒后肉质稍显老,且有嚼劲,吃起来可能还略有腥味。生的牛肉相对容易识别,颜色为暗红。生活中,市民普遍购买以下三个部位的牛肉:牛腿肉纤维较粗,肚腩肉牛油结块、脂肪相对要少,里脊肉块头要比猪里脊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