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治理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时间:2014-04-19 09:22  浏览次数:

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4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

在外界的猜测与质疑之中,8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终于有了结果。近1/5耕地土壤遭污染,即便如此等严重,依然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采信。如果说公众的质疑,尚基于对官方统计的习惯性不信任,那么专家的“数据可能还有点低估”之论,则应有自己的专业判断。更早前,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相关课题组发布的全国土壤环境问题的研究报告,已然勾勒出土壤污染的脉络。此次官方结果的出台,让土壤污染数据不再成为“国家秘密”,能够直面污染状况的存在,也算是一种有限的进步。

数据的真实性既有感性的认识,也有理性的判断,加上误差并非绝对准确,对是否“低估”也没有必要揪着不放。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部分地区土壤环境污染严重,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局面,不断出现的重金属超标和镉大米事件,足以证明问题的严重性。当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体系存在的时候,“空气、水和土壤”有着同等的地位,在史上“最严大气治理”出台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土壤污染的治理,同样需要鲜明的态度和“最严的措施”。

2013年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食品安全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其具有国家战略安全的地位。土壤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障。治理土壤污染既关乎环境保护,又关系到食品安全,其意义重大。面对极其严重的形势,随着调查结果的出台,便是如何治理的正面回应。

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从调查情况来看,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虽然还有化肥、农药使用等农业生产活动等因素,但不能不说,“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及对污染治理不力才是根本原因。同时,从相关部门公开的信息来看,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需要从抓紧编制计划、强化立法、开展详查、开展试点和强化监管方面入手。有了路线图更应有时间表,若不能体现出像最严治霾那样的刚性,土壤污染恶化的局面可能难以改变。

对比大气污染严重到“不宜生存”的教训,对土壤治理确实要一场“止血”行动,避免“伤口的进一步恶化”。当前除了要厘清“治理什么”之外,更要搞清“怎么治理”和“治得怎么样”。相较于目的性,态度和手段的刚性度才是检验执政成色的关键。也唯有通过扎实的治理,让土壤污染的状况得到扭转,个人不再生活在恐惧之中,官方的数据和公众的需要才会实现对接,“低估”与否也才不会成为挥之不去的焦虑。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上一篇:法人代表进黑名单 三年内不得申报新企业   下一篇:天然产物提取大变革:花椒原液一滴能抵百粒香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