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江西省袁州区大力发展绿肥生产的启示
时间:2014-04-24 16:00  浏览次数:

今年,宜春市袁州区建立绿肥高产种植示范区4个,示范区面积超过2万亩,辐射带动全区绿肥种植面积15万余亩,比去年增加5万多亩,是多年来绿肥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也是全省绿肥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袁州区大力发展绿肥生产、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花草种三年 瘦田变肥田

“花草种三年,瘦田变肥田。”3月28日上午,新坊乡泽布村农民黄伟东赶着牛在田地里翻耕红花草。说到种植绿肥的好处,承包了5亩田的黄伟东说:“种了红花草的田,早晚两季水稻减少了三分之一的化肥用量,田肥了,粮增了。自2011年种红花草以来,年均每亩收稻谷600多公斤,比没种红花草的年份亩增200公斤。”

“农田长期使用化肥,易造成耕地酸化、板结,地力衰退。多种红花草,能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区农业局推广研究员高素丽说。2010年以来,该区农业局建立了2000亩绿肥留种基地,大力推广晚稻稻底套种红花草技术,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管理的举措,支持农民大种绿肥。三年来,全区绿肥良种覆盖率超过90%,示范区平均亩产绿肥鲜草3300公斤,绿肥还田率在90%以上,种了红花草的田每亩水稻平均产量比没种的增产200多公斤。

区土肥站站长袁瑜说:“实践证明,种植红花草翻压肥田,可减少使用化肥用量30%左右。同时,由于绿肥是清洁的有机肥,没有化肥和畜禽粪便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物,等于给农田配置了‘有机餐’,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寨下镇塘下村干部汪原说:“通过种红花草,防止了土壤板结和酸化,疏松了土壤,土壤肥了,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少了许多,农药少打了,稻谷农药残留量也降低了。”他介绍,由于红花草能增加稻田的有机质含量,三年来,全村水稻亩产由400多公斤增加到600多公斤,稻谷农药残留量降低,农民种粮亩均年增收300多元。

绿肥种植规模亟待扩大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省农业厅专家指出,近年来发生的毒大米事件,主要是因多年不间断地给农田施加大量氮肥、磷肥、钾肥,造成农作物镉超标。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把好源头生产关,而绿肥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重要肥料来源。我省绿肥生产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因化肥大量使用,绿肥生产一直滑坡,虽然今年全省绿肥种植面积恢复到800万亩,但离历史最高年份的2300万亩还相去甚远。各地应像袁州区那样恢复发展绿肥生产。

袁州区农业局局长彭海明说:“不引导农民克服‘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倾向,绿肥生产是发展不起来的。”正因为思路清晰,袁州区通过开展蹲点办样板,抓好典型示范,确定奖励标准等措施,加快了规模种植。客观看,该区的红花草形成规模的一大动力是,他们除利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30万元,用于优质绿肥种子补贴外,乡镇还采取借种还种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纵观一些地方,资金上投入少,县乡几乎没有投入。从深层次看,一些地方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外地调种,增加了生产成本。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果各地出台有效的激励政策,把绿肥生产当作一个产业来抓,大力推进绿肥种子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降低制种成本,加快主导品种、实用技术、先进模式的推广普及,必将逐步降低化肥在水稻生产中的使用率,生产更多让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的农产品。




上一篇:长宁县食药监局以迎国卫复审为契机   下一篇:张五九:改变中国啤酒原料对外依存度的策略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