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白鸡,吃还是不吃,是一阵阵痛。
主城区取缔活禽交易后,杀白鸡成了“座上宾”,鸡脚上挂上了“出生证明”,马大嫂们却心里嘀咕了:这不是新鲜宰杀的鸡,能好吃吗?
因为按照人们对食物“挑剔”的传统,一般鸡、鸭等禽类最好都要吃“新鲜”的。禁止现场宰杀活禽,首先挑战的就是中国菜的一个“鲜”字。很多人质疑,不新鲜的原料是否能做出令人垂涎三尺的中式菜肴。
“禁宰令”并不是新鲜事。2006年3月,广东就曾紧急下“禁宰令”,要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大中城市城区的菜市场、超市,即日起一律停止在市场内现场宰杀禽类。此后,北京、上海、福州、武汉等城市也曾先后推行了“禁宰令”,但每个城市禁宰令的实施范围,都仅限于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城市周边的镇区、农村等并未纳入。因为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市民对美食的追求有着同样的执着,但,舌尖与安全到底孰重孰轻呢?
禽鸟类交易和宰杀点一向是农贸市场最脏最乱的地方,禽鸟的粪便、宰杀后的皮毛、内脏等废弃物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并有助于其快速繁殖,造成禽鸟类肉品的二次污染。
家禽散宰,让宰前检疫等防控措施因检疫人员疲于奔命而难免出现漏检等危险,而倡导和推广畜禽集中交易、定点宰杀、冷生鲜销售,促进传统消费习惯的改变,对禽流感等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极为有利。而且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冷鲜禽产品无论从营养角度还是安全角度都优于热鲜肉,只是口感上或有所不及。
在欧美国家,零售渠道销售的鸡都放在冰柜里的,并且按照部位的不同,鸡翅和鸡翅凑成一盒,鸡腿们又抱团凑成一盒,你想吃什么部位,直接拿走即可。这反倒给家庭主妇们一种便利,第一不用担心鸡的来源,第二回家只需要清水冲洗,免去了很多卫生上的麻烦。因为没有活鸡活鸭售卖,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超市,都显得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不再有人捏着鼻子进出的尴尬。
所以,吃鸡与国际接轨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健康第一,卫生第一。味道嘛,事在人为,全靠手上的料理功夫。
作为一枚吃货,我关心的已经不再是杀白鸡吃与不吃的问题,这只是一阵过渡期的阵痛。但让老百姓如何放心购买非现场宰杀禽类食品却是今后的重中之重,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相关管理条例严格监督管理,从源头、运输、屠宰、保鲜、销售许可等每个环节严控把关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