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舌尖”:观众爱看啥就拍啥 未必意味着纪录片(2)
时间:2014-04-27 14:46  浏览次数:

  另外,欧宁也强调,大家关注《舌尖上的中国》,并不是关注它作为纪录片,而是关注它所讲述的内容,大家被美食所打动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就会从此开始关注纪录片。

  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感更能引发共鸣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则认为,除了这部纪录片所呈现的视觉奇观,片子背后的人文情感更能引发观众共鸣。他说,《舌尖上的中国》采用的是高清摄像,画面效果非常出彩,但是,最吸引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它背后的人、自然、历史和文化。“《舌尖上的中国》所讲的饮食文化和历史交织,除了呈现各色美食,还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人生百味。通过美食的故事,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片子也因此有了人文情怀。在城市化进程如此迅速的今天,这部纪录片能够勾起观众的乡愁。”

  刘铁说:“当年《故宫》、《大国崛起》这类纪录片也曾非常火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历史。无论是文化学者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能看得懂,此外,纪录片本身也足够厚重、严谨。”

  另外,刘铁还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与当今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关。“我们的餐桌上都是些非天然的制成品,各种毒食品,而镜头里那些返璞归真的天然食物,对观众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深度解析

  拍出信、望、爱

  才是好的纪录片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甘小二专访

  壹

  既有立场又亲民造成了“舌尖”的火

  羊城晚报:您认为《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会这么火?跟大众的审美趣味有关,跟整个大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甘小二:尽管对我本人并没有构成太大的吸引力,但《舌尖》在选题上很好,题材是民间的,绝大多数观众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舌尖》的火,或许跟中国观众过往视觉经验中的纪录片有差距,造成了一定的惊喜。它跟美食节目不同,过往的美食节目都是娱乐化的,跟旅游、选美、美食家挂在一起,但《舌尖》是有立场的,它讲美食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同时,又没有摆出很高的身段,姿态上比较亲民。

  羊城晚报:大家对纪录片其实是有需求的。

  甘小二:对,有需求,部分中国观众对知识性的东西还有挺高的要求,如果是真有价值的片子,观众会很喜欢。

  羊城晚报:您认为现在看纪录片的这个群体大吗?

  甘小二:从收视率和大家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反响来看,这个群体还是大的,今后关注纪录片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观众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或许停滞了,但对于纪录片而言,这个数量已经是非常可观的了。

  贰

  纪录片因回收难度大而限制投入成本

  羊城晚报:广电总局要求从今年元旦起,34家上星卫视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这意味着全年纪录片播出量将达6000小时。近日,又有相关规定出台,2015年1月1日起结束“一剧四星”,实施“一剧两星”(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的新政策,您认为这样的硬性规定,对纪录片而言是好事吗?

  甘小二:对于好的纪录片来说,这样的规定当然是很好的大环境。在没有那么多娱乐节目之前,电视台除了电视剧、电影,包括很多戏剧的现场记录,基本都是纪录片,市场化之后,娱乐节目越来越多,纪录片被冲淡了。这些新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扶持了纪录片。

  短期内可能的副作用是,大量的电视台由于没有合适节目的播出,可能会重播旧的纪录片,或者降低标准采购一些较为粗糙的纪录片。第一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电视观众流失;第二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纪录片制作上粗制滥造,相信动漫产业的现状应该令人警醒。

  羊城晚报:长远来看,除了这种硬性规定,还应该从哪些方面改变?

  甘小二:长远来看,中国纪录片要发展,需要市场的进一步支持。目前,国内的电视台对纪录片的采购费用过低,跟海外市场差距很大。我们正在拍摄的纪录片《文房四宝》,海外电视台给出的播出权意向价,在30万元到50万元人民币一集(52分钟)。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制作成本为100万元人民币一集的纪录片,在海外,仅需要卖给两、三家电视台就能收回成本,但是在国内,则需要卖给六、七十家电视台才能达到这个数字。几十家电视台同时购买一部纪录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国内纪录片的投资方不得不考虑回收难度而限制拍摄成本。

  叁

  独立国产纪录片不比外国的差

  羊城晚报:中国纪录片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甘小二: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吴文光、蒋樾他们这拨人应该算是新中国最早的独立纪录片作者,后来被学术界成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但那才是真小众,比剧情片的独立电影还要小众。到了2000年以后,王兵的《铁西区》、黄文海的《喧哗的尘土》,以及杜海滨、冯艳等人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后,独立纪录片才逐渐吸引了学术界、艺术界的广泛注意。

  羊城晚报:早前大家谈到媒体纪录片,不少观众都会认为就是宣传片,或者专题片,现在大家对纪录片的看法也在慢慢改变。您认为宣传城市形象的片子也算是纪录片吗?

  甘小二:风光片、一部分宣传城市形象的影片,当然也属于纪录片的一种。纪录片本身是多元的,既有国家政治需要的,也有展现作者人文关怀的,探索自然奥秘的,都有。“宣传片”在世界电影工业术语中尚能找到相对应的词,但“专题片”这个词找不着对应的,这是我们国家特有的一个说法。

  过去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的片子很多,多是“加映片”,大概五分钟左右,放在正片的前面,内容基本是今年农民又丰收了,老农在稻田里笑,村姑的脸和篮子里的苹果一样红。后来,到了1980年代,像《话说长江》等几部央视制作的纪录片,对当时的全国民众都是有挺大影响。

  羊城晚报:我国的纪录片跟国外的差距有多大?

  甘小二:应该说中国的独立纪录片一点也不差。在电视台或院线播出的纪录片,像《文房四宝》的监制金铁木,被称为央视金牌纪录片导演,他的一系列纪录片作品像《复活的军团》、《圆明园》、《大明宫》,都非常出色。当然,国外也是大频道才有好的纪录片,也有一般电视台做得很差的片子,哪怕是BBC,也不是全部纪录片都那么好,只不过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做得好的,它也有大量时段播放质量一般的纪录片。




上一篇:首都机场餐饮公司再获“中国餐饮百强”荣誉   下一篇:天津滨海新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活动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