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擎带动新平台 新魅力诠释新内涵 ——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观察 核心提示 土地从分散种植到规模经营,产品从追求质量到注重质量,市场从“卖原料”到“卖品牌”……这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给贵州山区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省委、省政府倾力打造“5个100工程”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是贵州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贵州省“两加一推”和与全国同步小康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 不到1年的时间,全省113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产业集群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运作市场化,一个山区现代农业特色的农业园区建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突破要素瓶颈—— 土地从分散向规模经营转变 寒冬,金沙县台金生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西洛乡申家街村村民吴永芳到园区百香果种植大棚里修剪枝叶。吴永芳家流转土地1.5亩年收入1500元,她在园区打工年收入2.5万元左右,还掌握了剪枝、施肥、病虫害防治、大棚内水分和温度调节等种植技术,已从地道农民转型为新型农业工人。 省农委主任刘福成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贵州农业必须突破要素瓶颈制约,集聚农业生产要素,创造性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保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最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全面启动实施,让贵州农业实现了由点到面、由量到质的转型升级和提档增速。”刘福成说。 三穗县台烈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规模化喜人。占地22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建起了农产品储藏加工销售区、现代农业展示区、三穗鸭科技示范区、果品种植区和民族旅游村寨,园区建设总投资6.4亿元。项目区内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民的承包地进入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手中,农户可以在土地上打工,成为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增收的难题。 2011年,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入驻黔西南州,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农民土地打包出租”、“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分红”、“企业建设核心发展区,农民参与管理”、“企业带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模式,解决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农民缺资金、缺技术和担心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担心价格下滑影响收入等难题,农民、企业和政府实现“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