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房产1月13日深圳讯(记者 周幸)绿油油的冬小麦长势喜人,现实版的“拔萝卜”在农场上演……在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价值农场迎来了播种以来的第一次丰收,农场里四处可见色彩丰富的各种作物。在12日举行的“价值农场·蛇口三亩地”乐活分享会上,新鲜收割的冬小麦和生菜,被分别做成小麦草汁、蔬菜沙律卷,分享给前来参观的市民。同时,来自蛇口的25个家庭,在农场的空地上亲手种下了菜苗,到了2月底,价值农场又将迎来第二次丰收。
新鲜收割的冬小麦和生菜,被分别做成小麦草汁、蔬菜沙律卷,分享给前来参观的市民
记者在现场看到,价值农场像梯田一样被划分为十几块,每一块的外围都被石砖包裹,有的高,有的低,错落有致;从外形上看,价值农场与常见的农场不太一样。“他们的样式是香港中环嘉咸街选取的一块2100多平米的唐楼屋顶。”价值农场的设计者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钟宏亮副教授介绍,价值农场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在香港正日渐流行的天台农场,样式则借鉴了嘉咸街的屋顶。每一块土地对应一个屋顶,土地的高低则反映了楼层的高度。
有着170多年的嘉咸街是中环矮城最热闹的露天集市,现在也面临拆迁,而尝试将天台耕种引进面临拆迁的旧屋,或许可以让它们拥有新的价值而得以保留。
钟宏亮介绍,在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香港,天台耕种不仅利用了身弃置的空间,也可以让居民体会农耕乐趣,还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保障。设计价值农场的理念,在于在荒地上开垦新价值,为城市注入新活力。同时,希望通过价值农场的象征意义,把香港的天台耕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引进深圳,让大家更关注自然。
价值农场地处的展馆A—价值工厂,原是已被废弃的广东浮法玻璃厂,农场的基地曾是原玻璃厂的燃料储备区,工厂停业后,这里便用来堆放一些废弃物。负责价值农场种植的“港农”冯志辉告诉记者,在废弃的工厂里种植农作物,一开始并被人看好,由于这个农地不是传统的农地,没有良好的泥土,很多人不相信农作物能成活。通过近三个月的耕种,价值农场的作物长势喜人,冯志辉说,他要用实践告诉大家,通过合理耕种,土地质量是可以改善的,因此即便是在天台,也可以种到农作物。“为了证明天台耕种的模式‘系得’,我们才过来。”
价值农场迎来了播种以来的第一次丰收
不过,对于香港天台耕种的模式,来自深圳的菜园园长何铮,有另外一种看法。香港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因此产生了天台耕种的方式。而对于深圳来说,应该多关注农业,“不要真的到了那一天,大家要在屋顶种菜。”钟宏亮也告诉记者,在香港,天台耕种大多是市民自发的,这种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实际上存在多种难点。他更希望通过价值农场,能引起大家对自然、食品安全、城市发展等问题的关注。
在农场的空地上,25个蛇口本地家庭昨天进行了第二轮播种。到了2月底,价值农场又将迎来第二次丰收,到时候,冬小麦也将成熟,变成金黄色了,冯志辉告诉记者。
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亲手种下菜苗
现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很多孩子以为菜都是超市买的,而亲自耕种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知道蔬菜是如何种植出来的。价值农场也因为占地三亩,被蛇口居民亲切地叫做“蛇口三亩地”。
最具特色的菜地、引入香港元素、带活弃置工厂,这些元素让价值农场成为价值工厂中与自然融合且最具绿意的地方。双年展三个月展期后,农场是否还会存在,也成为现场的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主办方介绍,在过往的双年展中,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为南山深圳湾留下的一块农田。此次价值农场在展览介绍之后的“去向”,相信有很多的可能性留待观众、尤其是蛇口社区居民共同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