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调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过中期考核验收。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中期迎检顺利通过。对口援藏援疆等援建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国家安全、民防、消防、仲裁、保密、参事、气象工作不断加强,文史、档案、民族、宗教、侨务、科协、地方志工作积极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政府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切实整改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6.5%;全市性大会减少37.6%,节会庆典活动减少31%。深化 “治庸问责”,深入开展民评民议、电视问政活动,严肃查处庸懒散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克难奋进的结果,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支持、帮助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驻汉部队、武警官兵,中央在汉单位和各类驻汉机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向所有关心支持武汉建设发展的海内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够仍然是武汉最大的实际,工业实力还不够雄厚,新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还不大,经济发展面临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双重任务;节能减排压力较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产业产品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教资源优势还不相称,转方式、促转型任务艰巨;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有经济活力需要增强,经济外向度不高,深化改革开放更加紧迫;城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城市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和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机制亟待创新;部分人群就业难和一些企业招工难并存,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看病贵和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化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方面与群众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执行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城市治理体系有待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市民期望城市不光要“跑得快”,还要“跑得更漂亮”。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