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和OTT等应用的迅猛发展,流量资费成为通信市场新的焦点。而近期,“一夜忘关4G流量,醒来之后房子归移动了”的微博段子刚刚沉寂,流量清零“鸡腿论”又引发一场论战。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再次炮轰“流量清零”是典型的霸王条款。
事实上,运营商开始通过推出长期流量套餐等方式优化套餐,但却叫好不叫座。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用户对通信服务的价格敏感点已发生变化,运营商套餐改革需找好切入点。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语音短信业务为主的通信消费逐渐向以数据业务为主的信息消费转变,流量资费的调整必然与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形势相适应,忽视用户需求最终将失去市场,但流量资费下降也绝非一蹴而就。流量经营之初,如何在市场经营和用户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运营商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手机流量关注度最高,争议不断
手机百度近日推出的“指尖上的315——移动搜索时代消费者权益报告”显示,在消费领域最受网民关注的六大行业中,IT通讯仅次于食品安全位列第二位。据搜索的问题数据量发现,IT通讯出现的消费问题急剧飙升。其中,消费者最关心“流量问题”,4G流量、后台跑流量等都是热门关键词。
在用户消费习惯和需求变化的同时,流量成为新的价格敏感点。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各地所受理的2013年电信服务相关申诉当中,收费争议方面的申诉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中一季度为38.5%,二季度为34.8%,三季度为27.6%,四季度为30.8%,主要涉及手机上网套餐相关问题。
人人网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问卷也显示,48%的学生对手机流量套餐意见最大,抱怨每月流量不够用。有接近六成的学生需要额外购买运营商提供的流量叠加包。
围绕流量资费和套餐政策,各种争议不断发酵。2013年8月,湖南两名律师将湖南移动告上法庭,从而引发对“手机流量按月计费、过期作废”是否合理的争论。在全国“两会”期间,广东移动总经理钟天华的“流量套餐清零像吃鸡腿”论,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而随着国内4G商用,流量价格也成为消费者广泛关注的热点。近期微博上“忘记关4G,房子归移动”的调侃,显示了消费者对可能产生的天价流量费的担心,以及对当前数据流量资费的不满。
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决定资费调整速度,明年年中4G资费或大幅下降
不过,针对运营商的流量政策,各种批判的声音盖过了理性分析,其中存在诸多误区。除了对契约精神的讨论外,针对“鸡腿论”和流量清零政策本身合理性的争议,一是忽视了流量本身属于服务。流量实质是用户对网络设备有限期的使用权,而这种服务是有时间属性的。近日,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对“上网流量月底清零”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流量并非“物”而是服务的计量,因此清零流量并不侵犯原告的财产所有权,即是回应了这种争议。二是忽视了套餐政策设计的本来意义是为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因为移动宽带容量是有限的,运营商通过价格杠杆控制流量总量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实现整体服务的最大化。如果用户的流量都可累积,也就起不到调节的作用,运营商的网络容量吃不消,网速等用户体验也将大打折扣。这也决定了流量即使可以累积,也需要有特定的条件。
而针对运营商流量资费,用户对低价流量的需求非常迫切。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4G业务资费过高是一个事实,最终要靠竞争把资费降下来。不过不能忽视的是,资费调整需与运营商的经营成本、后台计费系统等各方面相适应。
对此,付亮表示,流量资费的下降,一是与市场竞争有关,二是与市场环境有关。尽管截至今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8.38亿户,但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仍较低。例如从人均使用流量看,我国每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为165.1M,而国际上韩国、美国等则达到人均每月消费2G的水平。
一方面,资费下调来自于用户流量消费水平的提高。只有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有足够多人对流量有需求时,才会进一步推动运营商从通信资费向移动互联网数据资费的全面调整。另一方面,运营商资费体系的成熟,取决于网络建设、终端、VoLTE语音等的成熟。据付亮推测,“到明年5·17,我国4G渗透率有望达到10%,包括2G/3G/4G在内的人均每月数据流量消费达到200M,届时4G发展将迎来飞跃期,4G资费也将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