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一”)发布2013年度业绩报告。在两万多字的财报里头,颇受投资者关注的是统一未来将聚焦中高价位包装水,并计划在下半年退出低端矿物质水市场。财报引发了外界各种猜想,其中联系最多的是上个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一份意见征集稿。
这份名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函中指出,考虑到“矿物质水”名称易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具有补充矿物质的营养功能,引起消费者的误解,因此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不得再使用“饮用矿物质水”名称。
事实上,有关矿物质水的争议由来已久。
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刘卫东 摄
矿物质水的多重争议
矿物质水是将城市自来水净化之后添加矿物质,最后再经过杀菌处理灌装而成的。添加的方式分为两种,其一为直接添加矿物质的化合物,例如食品级氯化钾和硫酸镁等;其二制备成矿化液再添加到纯净水中,加入化合物的安全性以及口感等问题成为了第一重争议。
此外,近几年食品添加剂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含有添加剂的矿物质水也因此背负“骂名”。
早在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向全国人大就《关于禁止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建议》提交了议案。他认为,饮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起不到任何作用,所有的目的只是满足厂家商业宣传的需要。
至于矿物质水的营养价值也一直饱受争议,营养专家孙树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期饮用矿物质水是否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这取决于摄入量,需对食品添加剂的剂量进行研究,但是强调饮用矿物质水能够补充矿物质肯定是误导。
专门的国标看似多余
矿物质水争议,最主要是因为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而就在6年前矿物质饮用水国家标准的修订看似有了转机。
矿物质水第一次有合法的身份是在2008年10月1日。那是在新版的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2007)里,它与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其它天然饮用水、饮用纯净水、其它包装饮用水具有了同等的法定地位。
一年后,有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起草矿物质水国家标准的工作,已进行到专家组讨论阶段,新的国家标准有望年内出台。
然而至今,矿物质水的国家标准依然不见踪影。
目前,中国包装饮用水的国家标准有4项,分别是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质量和卫生要求;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规定瓶装饮用纯净水的质量要求;G B17324《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要求;GB19298《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除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之外的其他包装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目前,矿物质水执行的是GB19298《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另外由于它含有添加物,也必须满足《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的要求,即矿物质水所添加的矿物质种类必须是GB2760里允许添加的。
“既然都已经有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根本没必要再专门针对矿物质水制定一个国家标准。”广东省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会长罗坦告诉本网记者,“制定一个标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组织各方研讨到修订到征集意见再到出台需要很长的时间。”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认为,矿物质水放到饮用水国标里进行涵盖对企业本身或许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它不需要执行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生产成本可以小一些,发展起来会更快;而在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之前,消费者对饮用水安全性的认知没有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所以对企业产品而言只要它符合国标就可以在市面上销售。
从上述层面来说,矿物质水的国标似乎是多余的。
饮用水行业或酝酿新格局
矿物质缺乏国标,目前更面临随时可能被“剔除”的局面,如果征求意见稿一旦获批,占有四分之一市场份额的矿物质水生产企业将会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康师傅、可口可乐冰露和屈臣氏几家龙头企业。
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食品行业研究员陈天宇告诉本网记者,根据新标准的风向,未来康师傅、屈臣氏和可口可乐等有望进军天然矿泉水市场,适时推出饮用水业务结构调整战略。
事实上,天然矿泉水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早已显现。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高端瓶装矿泉水市场零售量超过50万吨,零售额达108亿元。有分析师预计,2013年,,我国高端矿泉水销售规模将超过50亿元,到2015年,高端矿泉水销售规模将达到100亿元左右。
之前消费者对矿物质水和天然矿泉水存在一定的混淆,这次国家从标准层面对水的品种进行了厘清,业内人认为天然矿泉水或许是本次新标调整最大的赢家。
据媒体报道,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康师傅和可口可乐等企业已经与有关部门在并将继续保持充分的沟通。
而统一这次先行一步,在财报中透露“下半年退出低端矿物质水市场”,也是向投资者释放这样一种信号:未来无论政策是否出台,对投资者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