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年计划昨日公布 涉及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热点
在2016年前,青岛居民在1小时内能到达三级医院、90%以上的中小学达到青岛市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左右,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残疾人高中阶段将免学杂费、启动青岛德国建筑群、齐长城等10个文物保护项目……昨天,《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昨天发布。
根据计划,青岛的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基本公共安全、基本环境服务和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行动计划对此实行分类解读。
实现城乡医疗救助“同病同助”
建立完善基本社会服务制度,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提供物质帮助。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低保救助制度,完善对低保家庭中80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的特殊生活补助制度;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实现城乡医疗救助“同病同助”目标,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封顶线,取消起付线,强化便民服务措施,简化救助程序和结算办法,提高救助效率。
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完成市儿童福利院改造建设,配备必要的专业救治和康复设施,培养一批具有资质的孤残儿童护理员。拓展流浪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功能,每个市建有一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发挥救助保护作用。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2张。
居民在1小时内能到三级医院
扩大农村适龄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覆盖率,到2016年,力争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以上;完善以三级防治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实施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孕妇产前筛查和婚前医学检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和院前急救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农村急救等能力建设。提高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理能力建设。
青岛将开工建设市立医院东院二期工程、红岛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增加全市医疗设施总量,在全市形成布局规划合理、优势学科突出、技术水平较高、全市居民可及的三级医院服务网,居民在1小时内能到达三级医院。改善区(市)级医院、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能力。每个街道或每3—10万人口配置一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发展战略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科医生培养计划。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临床培养基地,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实践基地,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通过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16年,力争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镇(街道)卫生院有2—3名全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