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把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狠抓园区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踏上了艰苦拼搏的“二次创业”之路。
■全力支持工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工业发展,小到申请一个专利补贴奖励5000元,大到创建省级名牌或驰名商标给予20万元重奖。仅2013年,界首奖励给企业、为企业退税、贴息的资金,就达到2.6亿元。
■继续推动工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400亿元、财政收入达2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在淮北平原率先崛起。
她曾经创造辉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奇安特、沙河王、芬格欣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品牌,让人们记住了界首这个皖西北小城。然而,奈何雨打风吹昙花一现,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大批国有企业接连倒闭,阵痛与失落、悲观与彷徨,一度笼罩这座城市。
她正在涅磐重生,几届领导班子艰辛探索、奋发图强,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坚定的意志“杀”出一条发展之路:准确定位抓机遇,实施一系列超常举措,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举全市之力抓工业。
从兴盛、衰落到重振辉煌,“工业”再次成为这个工业重镇涅盘起跳的关键词,“工业强市”带来的变化呈现在我们面前——
2013年,界首市规模企业达到156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64亿元,同比增长21.24%;实现工业增加值69.1亿元,增长25.1%;完成财政收入14.5亿元,增长21.2%,规模工业产值和增加值总量、增幅位居阜阳各县市区之首,在全省三类县中名列前茅。华鑫集团跻身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数量居全省首位,经济发展综合考评居阜阳首位……
如今,重拾工业信心的界首,提出了在淮北平原率先崛起、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目标。这个曾让我们骄傲的工业城市,正在重新书写辉煌。
“牌子没倒,基础还在,潜力很大,贵在实干”
“我们三期项目的生产线,将全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所有生产过程将通过安装在各处的监控探头汇集到这里,通过互联网向国外客户开放。”在位于界首工业园内的强旺食品公司,公司董事长张强指着信息化中心的大屏幕,自豪地告诉记者。
2009年落户界首工业园的强旺食品,已成为全国功能性调味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产品远销欧盟、中东、非洲市场,2013年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今年8月,企业三期工程16条生产线有望投产,届时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功能性调味料行业的地位。
何谓功能性调味料?“这就需要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出肉味来。”张强解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追求越来越高,欧盟等地区已拒绝动物源调味品的进入。那调味料中的鸡肉味、牛肉味等从哪里来?这就是强旺致力解决的问题。企业的“功能性风味增强肽复合调味品项目”,去年以安徽第一的成绩,进入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曾担任东亚照明集团、界首沙河酒厂负责人的张强有着曲折的经历,在界首企业家中颇具代表性。改革开放后,界首工业发展迅速,门类齐全,名优荟萃,“八五”、“九五”时期,连续五年进入全省宏观经济效益“十强”县市。但进入新世纪后,受思想观念、政策环境、市场竞争、企业改制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当时的20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纷纷折戟沉沙。“以2004年界首化肥厂破产为标志,界首国有企业全面关门。”界首市经信委一位同志告诉记者。
工人下岗,财政困难,环境恶化,干部群众士气低落……面对这一形势,界首人没有灰心、埋怨,界首市委市政府作出论断:“牌子没倒,基础还在,潜力很大,贵在实干”。
2008年,界首市确立了“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把具有深厚历史渊源、较多从业人员的再生资源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狠抓界首工业园和田营、光武、西城循环经济工业区等园区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踏上了艰苦拼搏的“二次创业”之路。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界首时,这里处处呈现着工业大发展、项目大建设的喜人画面:各工业园区的街道两旁,厂房星罗棋布,运输原料、产品的车辆川流不息,一派忙碌、繁荣的景象;新建企业的工地上人声鼎沸,其中不乏众多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变化日新月异,让人耳目一新。
“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必须靠工业”
记者来到位于界首工业园的安徽聚力机械制造公司时,公司董事长曹静正从外面回来,“下个月公司准备开电梯全国经销商大会,同时还有新项目开工,去找园区管委会一商量,他们非常支持。”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女企业家笑着说。
聚力机械是界首机械制造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其生产的粮食仓储设备销往大江南北,2013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城市对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一步我们将把电梯作为主攻方向,”曹静告诉记者,其成立的菲茵特电梯制造公司目前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电梯生产A级企业,年销售量达五六百台。
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加,现有产能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正当曹静为厂区面积太小而发愁时,界首市有关部门送来了“及时雨”:上门动员其将粮食机械生产项目迁往新成立的机械园区。“各级对企业的帮助力度非常大,给我们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曹静感触颇深地说。
和曹静一样,在界首的很多企业家都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发展工业的重视及不遗余力的支持。“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必须靠工业。”界首市委书记刘玉建说,一个工业项目从酝酿、征地,到建设、投产、见效,可能需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抓房地产、商业见效快。但界首在发展上没有追求一时的眼前利益,而是坚定不移地投入到工业发展中。
“对于工业企业,就要像对家里的宝贝孩子一样,舍得给好吃的、好喝的。我们自己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苦日子,也要支持企业发展。”刘玉建说。仅2013年,界首奖励给企业及为企业退税、贴息的资金就达到2.6亿元。
近年来,界首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工业发展,小到申请一个专利补贴奖励5000元,大到创建省级名牌或驰名商标给予20万元重奖。开始很多企业都有顾虑:这么多措施,能落实的有多少?我们真的能拿到奖励?不过事实证明,只要有政策,界首对企业的帮扶从来不是空头支票。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有一年年底,华信药业需要退税400万元,当时财政压力很大。有人主张缓一缓,但市领导态度坚决,“再困难也得退,不能失信于企业!”
界首市经信委主任李杰告诉记者,界首工业的复苏,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坚定不移抓工业、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是分不开的。
打造“六大板块”,助推率先崛起
在位于光武循环经济园区的东锦化纤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经过一系列工序后,一个个洁白的化纤纺锭源源不断走下流水线。
“这些化纤长丝,可以作为服装的面料,其原料不是棉花,而是随处可见的废旧矿泉水瓶。”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宋良策指着旁边正在建设的新厂房告诉记者,东锦公司正在兴建面料生产线,投产后,将可实现进来的是废旧矿泉水瓶,出去的是服装面料。
饮料瓶、电视电脑旧外壳、废弃塑料管、旧塑料桶、旧鞋底……这些人们弃之如敝屣的塑料废品,经过光武工业园区回收、改造,便成为俏销的服装面料、沙滩网布、塑料制品等,甚至化作精致的玩具、时尚的雨鞋。
目前,以废旧塑料加工利用为主业,光武工业园区已集聚17家规模以上企业,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5亿元,税收1.2亿元,年产PVC、PET、PE等六大再生颗粒80万吨,化纤及无纺布 35 万吨,塑胶雨鞋、运动鞋2000 万双,成为全国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基地、化纤生产基地和雨鞋生产基地。
这只是界首工业“六大板块”之一——城市矿产的一个部分。李杰告诉记者,经过近年来的培育和发展,界首工业已形成六大板块:城市矿产、食品、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休闲渔具。
以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为主的城市矿产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界首工业一大亮点。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初级产品向中间产品、终端产品的转变,让界首城市矿产产业迅速成长为经济支柱、强市富民产业,并在全国产业分工中占据一席之地。
田营园区过去遍地小企业的面貌已然不复存在,一些现代化企业令人刮目相看,上市公司天能集团、南都电源等均已进入园区。随着华鑫集团、天能电池一批续建项目的推进,今年园区预计将实现蓄电池产量1亿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00亿元的目标。
今年1月,经省政府批复,整合后的“一园三区”升级为界首经济开发区。今年,界首将围绕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和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启动界首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并谋划了总投资达72.3亿元的一批工业投资项目,进一步推动工业加速发展。
刘玉建表示,当前,界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力争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400亿元、财政收入达2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在淮北平原率先崛起。
上一篇:
百所学校标准食堂暑假将建成 配备安全员营养师 下一篇:
颍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