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纷至沓来,项目相继落地。初春,走进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三区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异军突起的现代化企业让人心潮澎湃,更令人震撼的是呈现在眼前的一组招商引资数字:
在刚结束不久的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贵阳·深圳大数据和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会上,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取得丰硕成果,共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502.28亿元,占到贵阳市投资签约总额的57.2%,勇当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急先锋”、“顶梁柱”。
那么,三区凭什么引得来“群凤”齐舞?
抢抓机遇招大商
按照三区的协调机制,促进三区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和统筹,为谋求贵阳经济转型、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竭尽全力。这是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坚持三区统筹,力求招商引资新突破的出发点。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大产业为重点,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推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
做足功课。在此次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贵阳·深圳大数据和旅游产业发展推介会召开之前,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根据各自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避免空间和产业的重复和浪费,梳理出大数据类投资项目上百个。
加强对接。为了提升项目质量,三区通过成立统筹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了招商引资组,统筹三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加强与企业对接,在省、市领导牵线搭桥下,三区的党政一把手、以及相关负责人多次率队赴北京、深圳与企业商谈投资具体事宜。
严格筛选。遵循“投资方积极性高不高、项目质量好不好、有没有衍生投资的可能、项目带动性强不强”的原则,三区对投资项目质量进行严格筛选,最终有40个项目在两次推介会上亮相签约。
合力加速建园区
引凤先筑巢。
在优化园区顶层设计方面,高新区与综保区、白云区实行优势互补,形成了“两核三区十五园”的产业园区布局,拓宽了发展空间;强化高新区的产业、科技、人才等优势,构筑“一廊三园两中心”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大数据走廊。
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建设方面,金阳园区已基本建成,富士康示范工厂已投产,贵阳国际人才城、贵州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中国技术交易所贵阳工作站已正式运营,翔明科技数据中心正加快推进。
在加快项目建设方面,今飞轮毂二期、华科高性能铝合金、合润铝业、贵州拜特药业生产基地、贵州岱高传动带生产基地、贵阳煜兴年产100万只高端汽车铝轮毂产业化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新天力5万吨铝箔、娃哈哈五期、康师傅、景浩电子瞄准器等重大产业项目正按照倒排工期表和建设时间节点强力推进。
此外,综保区保税大道完成总工程量的80%,近期将竣工通车;二号路完成总工程量的60%;围网区平场完成总工程量的71%;海关综合服务大楼完成工程量的40%,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也在按计划推进。
优化环境重安商
去年以来,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三区统筹,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统筹加快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特别鼓励类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关于加强统筹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科技创新十条优惠政策》(钻石十条)。
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三区创新实施微政务办公,成立了“高新政务”、“综保政务”和“白云政务”等微信、“蜂加”平台,招商引资工作在微信、“蜂加”平台上实现日报告制度,第一时间为落地企业服务,强化协调和督导力度。
同时,三区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强化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所有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早日投产、达产。
以高新区为例,该区在工商注册方面,借助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标准化试点平台,受理、审查、审批、承办、办结,在资料齐全情况下,1个工作日便能完成注册。对于资料不齐全的,项目专员与高新区工商分局一道为企业想办法,出主意。
截至目前,高新区自主签约的8个项目,除食品安全与营养云平台建设及产业化项目正在收集股东最后签名确认外,其余7个项目均已完成工商注册。
杨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