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方强 联想敢想
——写在联想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原诗萌 张林 丁佳 陆琦
三十年像一圈不大不小的岁月年轮,记录着时代蜕变和社会肌体的吐故纳新;三十年像一个充满诗意的卷轴,呈现的是一幅幅无法言喻的美妙画卷。
今天的联想恰逢三十而立。它诞生于“科学的春天”,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高科技产业发轫的一簇薪火,它从与旧体制博弈中起航,在与国际巨头拼争中成长,于逆境转型中壮大成熟……
当年的联想率先扛起产业报国的大旗,而今,联想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一次突破不行,那就再来一次”,联想正在树起民族品牌的另一面旗帜。
争而“智慧”
“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这是一种信念,无疑也是一种人生的阅历,它是柳传志带领联想在大浪淘沙的中国商界中成长的现实写照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科院时,向全国科技界发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号召。考察期间,总书记专门询问了脱胎于中科院的联想控股的发展情况。此后,多位国家领导人就联想通过中科院转呈中央的汇报作出重要批示,就联想多年来的创新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这是一份厚重的勉励,又是一份殷切的期许!不向现实妥协,于奋争中立志、立行、立身,或许正是这种近乎与生俱来的秉性与根基,成就了今天的联想。
1984年,联想呱呱坠地。而柳传志当年走上创业之路,主要是因为“心里非常愤懑”,要争一口气。他们那一代人,经历过“文革”,对于做事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求。
“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柳传志说,已经40岁了,他觉得到了“非转(行)不可”的时候了。
当时,计算机正处于由大型机向个人电脑转变的阶段。然而,和美国高度成熟的商业社会相比,大洋彼岸的中国,却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存在种种不规范的商业行为。联想的“商业童年”正是在这样一段激荡的岁月中流淌开来。
1987年前后,在经过一番摸爬滚打之后,联想终于摸清了路数,决定自己建厂生产电脑。由贸易到生产,这是一条敢为人先的“曲线救国”之路。
20世纪90年代初,所谓国产品牌都是“螺丝刀式的工厂”。“我们办企业为了什么?要不是为了国家,那我们还做什么。联想要做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那时候,柳传志就立下掷地有声的誓言。
直到现在,关于民族产业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的讨论时有出现。而发生在1996年由联想发起的一场PC价格战,则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1996年,联想发起了一场针对外国企业的价格战—— 一年内6次降价,一次次打击竞争对手。当时,虽然计算机降价已呈常态化,但国产主流机型档次低、价格贵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一台国产386的价格甚至超过外国的486。
精确预测市场,进而严格控制库存、生产,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深谋细化,联想主动“割肉让利”……那场战役让联想PC的价格开始处于国内主导地位,让中国市场上的PC价格大幅下降,并最终促成国产品牌引导市场价格的局面。而对于民族产业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比由自己的品牌主导市场、价格更为重要的了。
多年以后,当柳传志谈起联想初创期的这些遭遇时,只是付之一笑。有目标、有追求、有愿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动摇、不放弃。这是对柳传志那句经典的口头禅——“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的准确解读。
如果说这是一种生存智慧,毋宁说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柳传志以及联想的故事,也为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树立了一个标杆: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像他那样成功。
历练以行
在航行中,这艘战舰和它的水手们学会了彼此融合、求同存异以及追求共同目标与价值的技巧,进而焕发出更大的激情,远行的联想,开始快速前行
中国在发展,联想在成长。新旧世纪之交,二者的步调紧密合拍。2001年7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成功。那一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会议正式批准我国为第143个成员国。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无疑为联想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景。此时的联想已经分拆为主营PC业务的联想集团和做IT服务的神州数码。
联想“出海”远行的新征程由此起航:使用新的英文名“lenovo”,成为中国第一家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谈判,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并购IBM PC业务。
这是一场“以小搏大”的赌注。它的风险之大以及戏剧性之强,终于在4年后酿出“苦果”。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带来整体性的经济衰退。联想发生巨亏。于是,隐而未退的柳传志重掌帅印,携手杨元庆,及时调整航向,迅速扭亏为盈。
这在后来一直被喻为联想国际化道路上的一个战略转折点。一如今天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所引发的种种猜测和判断一样。
与今天收购行为不同的是,当年联想是以生硬换血的果敢和执行力达到出海远行的目标。在航行中,这艘战舰和它的水手们学会了彼此融合、求同存异以及追求共同目标与价值的技巧,进而焕发出更大的激情。
柳传志曾这样评价联想的国际化之路:“什么样的公司才是伟大的国际公司?第一,它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第二,它要有一定的吨位;第三,它要有社会贡献。”
在当年这场“以小搏大”的并购中,联想克服了市场、人以及文化三重风险。最终,联想建立起一支强大而多元化的队伍,特别是在企业管理层形成了近乎血肉一体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同时,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以主人翁精神为核心的“联想之道”。
无论是柳传志还是联想,今天人们依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情结与世界眼光在二者身上同时存在着,也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传承了这种精神。“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不论这个舞台是在中国还是国界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