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列入“黑名单”的失信者,对其在办理贷款、担任企业高管、高消费等方面进行限制,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约束。
“绍兴致力于多举措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绍兴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今年绍兴将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定期组织发布失信行为和失信信息。
绍兴今年将举全市之力,大力度培育诚信文化,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
“红黑榜”发布制度依托相关职能部门的专项发布平台,定期组织发布依法开展失信行为和失信信息曝光,并重点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红黑榜”;AAA级信用企业名录。
同时,构建奖励诚信、约束惩戒失信的工作机制。对列入“黑名单”的失信者,对其在办理贷款、担任企业高管、高消费等方面进行限制,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约束。
食品行业面临特殊监管
食品安全企业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绍兴首先出台了食品安全方面监管的具体举措。
本月,绍兴一批食品安全“黑名单”将被首次对外公布。根据今年2月出台的《绍兴市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只要存在非法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等13种违法违规行为之一,就将被列入“黑名单”进行管理。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除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外,还会对被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者实施特殊监管措施。
被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每季度至少接受一次监督检查、整改、直至整改达标;每季度向所在辖区相关监管部门报告一次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情况;其生产经营者、主要负责人及产品3年内不得参加各种评先、选优活动;取消当年申报各级财政扶持项目资格,且两年内不得申报。
据了解,列入“黑名单”者期限原则上为一年。期限届满前两个月,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
其他行业的相关上榜和监管细则将在年内相继出台。
“道德模范”优先安排信贷
接下来,绍兴市文明办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三项活动。
会同市场监管、质检、经信、国资委、工商联等部门,在全市企业中广泛开展“诚信做产品”活动。通过在全市企业推进诚信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使企业能够负责任地做产品。
会同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商场、集贸市场开展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店”活动。
会同农业、金融等部门开展“道德信贷”活动。在市级以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上榜人员等人群中,在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优先授信,优先安排信贷计划。同时在农村推介“信用农户”的先进经验,让诚实劳动、诚信经营的农民优先获得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