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土生土长的闵行华漕人王萍,举家迁出了从小住到大的许浦村。在她眼里,这个曾经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的村庄,变得“住不下去了”。 因为周边区域的快速城市化,位
2008年,土生土长的闵行华漕人王萍,举家迁出了从小住到大的许浦村。在她眼里,这个曾经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的村庄,变得“住不下去了”。
因为周边区域的快速城市化,位于华漕镇东北的许浦村,从2000年开始迎来大批来沪人员集聚。到2008年前后,这个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不过2000余人的村庄,居住的来沪人员却高达3.1万余人,人口倒挂比例达到惊人的1:15。
正是那时,“城中村”的符号在许浦村呈现到极致:充斥无证摊贩店铺,环境脏乱不堪,治安事件多发……2010年,有媒体报道许浦村乱象,直接称其为市郊的“黑村庄”。
当年,许浦村被闵行区列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集中了区、镇、村三级力量的整治,旨在将这片 “灰色地带”纳入有效管理,并尽可能地挤压“非法”与“黑色”的空间。整治颇有成效。3年后,王萍以新任村干部的身份重回许浦村时,眼前焕然一新。
不过,这个短期内难以消失的城中村,是否能够长期保持整洁安定,人们心中依旧留着一个问号。
改造“黑村庄”
许浦村是闵行区最接近中心城区的区域之一。这里东接长宁区、南靠虹桥交通枢纽,距外环咫尺之遥。在不少招商和房屋招租广告中,此地均被标上“地理位置优越”。
但恰恰是 “地理位置优越”,成为日后许浦村混乱不堪的诱因之一。与周边相比明显的价格优势,使大量务工人员租住于此。随之而来的需求与供给,很快在这里构造出一个五脏俱全而脱离管理的“小社会”。
几年前钱国忠刚刚出任许浦村党总支书记时,面前的景象几乎不可收拾:跨门营业猖獗,狭长的道路甚至连自行车都难以穿行;食品安全无从管起,黑诊所、黑网吧屡禁不绝;环境脏乱不堪,污水横流……
改造“黑村庄”,恢复“村容村貌”,成为许浦村乃至华漕镇的头等大事。2010年,华漕镇专门成立了许浦村综合整治工作小组,党政班子2/3成员和23个职能部门参与其中,但真正开展工作可谓千头万绪。
“那就像一团乱麻,要一根一根理顺,很不容易。”钱国忠说。由于出租房屋已成为当地村民可观的收入来源,平时受困于乱象的原住民,在“改革”面前却可能成为阻力。一位村民就曾找到村干部:“村里搞整治,会不会把房客赶跑了?”
为此,综治小组第一件事就是立约:群众关注的事情必须公开、群众询问的事情必须公开、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必须公开。整治启动伊始,56块宣传牌出现在全村各个人来人往处,2万份《告居民书》、1000份《告业主书》送到了每个新老村民手中。取得一定共识后,整治随即展开。
改变硬件环境,成为突破口。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以拓宽主干道路、铺设消防管道、改建垃圾压缩站等;还投资400余万元在许浦村主要出入口设立门岗、道闸,并设计发放车辆通行证。有关方面还出资为沿街商铺设计了统一店招……相应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措施,亦在应运而生。
面对99%无证经营
无证经营,是困扰城中村的最大顽疾。据整治伊始的统计,村里约500户经营户中,99%无证。
按照当时的法规条例,无证店铺并不在工商等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城中村大多数房屋的性质,则决定了大多数开在这里的店铺不可能办理正规的营业许可证。然而,大量的需求又使这些店铺拥有牢固的“市场地位”,简单取缔被屡屡证明为徒劳。
参与整治的干部都意识到破解这一矛盾的急迫性。华漕镇向工商、食药监部门提出,有没有可能跨前一步,把无证店铺管起来?这一呼吁得到了积极回应。当年,闵行区工商局和食药监局即决定,对许浦村部分市场需求大、运营相对规范、安全风险可控的无证商铺颁发“临时证照”,以此将部分“灰色地带”纳入正常监管。
“即便放到现在看,这个做法也很大胆。”华漕镇党委副书记孙林至今赞许有关部门突破政策的勇气。据其回忆,“临时证”制度实行后,占道经营的现象大大缓解;不少领到证照的业主对此举拍手叫好。“他们发现自己的声誉提高了,为了保住牌子,更愿意自我约束、规范经营。”
同时,一系列公共服务措施亦进入许浦村,政府试图用正视并满足当地居民合理需求的方式,来挤压非法营运的市场空间。一处正规网吧在闵行区文广局牵线下开进许浦村,这个环境整洁、飘有咖啡香的地方,甚至被当地人笑称“好像到了南京路”。2011年,旨在挤压“黑诊所”的“就医套餐”亦来到许浦村。持有居住证的居民到村卫生所或镇卫生服务中心看一次病,分别只需花费10元至20元,超额部分由政府补贴。
“事实上,政府贴的钱并不算多。这件事的关键也不在于政府贴了多少钱。”闵行区政法委副书记王辉说,政府并不希望让城中村整治变成单纯投入的无底洞,“归根到底要靠方法的转变,就是通过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优化,一方面满足需求,一方面控制成本。”
靠什么形成长效
声势浩大的整治,使许浦村的面貌发生明显改观,这个一度“失管”的“黑村庄”,亦逐渐纳入正规管理。但随着时间推移,考验重新降临。
孙林坦陈,时至今日的城中村改造,已经面临瓶颈:“表面上的改观还好办,但靠什么形成长效?”王辉也表示,长效机制的建立,对管理者而言是更难的难题。
每日身处许浦村的钱国忠,也在发愁。尽管有“临时证”制度,但除了50余家持证门面“正规”经营外,数百家无证商铺又逐渐死灰复燃。不断增多的车辆和难以掌控的乱停车,也使得先前精心设计的停车证成了废纸。
不仅如此,村里还开始感受到经济方面的压力。钱国忠列举,为确保环境整洁,村里从专业机构聘来70余名清洁工和33名门卫,一年人员开支就超过300万元。而仅有的一个正规网吧始终无法盈利,村里每年也需贴补10余万元。
人口管理,则是更大的问题。村里还曾尝试在房东中实行房客登记制度,但因缺乏有效的抓手,结果也难免沦为形式。由于飞机起飞航线从上空经过,这块土地无法进行成规模开发,短期内动迁没有可能。几经摸索后当地人发现,实行社区化管理,几乎是此地的唯一出路。
2012年,华漕镇在许浦村成立社区服务管理协会。协会针对当地聚居人员中的三大“主流群体”――妇女、儿童、小企业主,开展各项互动活动。负责协会事务的王萍告诉记者,此举旨在“通过服务来管理”,用来沪人员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其营造社区的氛围,进而发动其积极性,共同参与城中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