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在扬州五亭食品有限公司举办的第十二届扬州五亭包子节上,董事长徐国来郑重承诺:“我们将坚持传统,坚持做最具扬州传统特色的手工包子。”今年以来,冷冻食品市场竞争加剧,人力成本上涨,整个市场都已出现下滑的局面,这一切都没有动摇徐国来的决心,最终市场给出的了满意的答案,今年五亭包子热卖1.5亿只,占据扬州速冻包子年销量一半以上。
“受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今年不仅是速冻包子,其实是整个冷冻食品行业都在下滑线上。”扬州五亭食品有限公司邹群副总经理介绍,冷冻食品整体下滑幅度估计在20%-35%。
“但五亭包子做到了稳中有升。”他告诉记者,各地的订单都是催着要赶快发货。香港是五亭包子的热销市场,往往五亭包子一到,市民就排队抢购,这家香港公司今年定货时间与去年一样,但对方需要的一个大柜1500箱手工包子,实在生产不了,只好与对方协商,能否春节后发货。而新疆阿克苏一位消费者要扬州亲戚指名购买3箱五亭包子,包子价格才300元左右,仅运费就要花1200元。五亭让消费者如此痴迷的秘诀是什么呢?
董事长徐国来告诉记者,“五亭能实现逆市增长,关键得益于这几年的品牌化、品质化发展。就是我们坚持的手工制作,保存了扬州包子的精髓!”作为扬州美食文化的一张传奇名片,扬州包子早已开始尝试走出去。五亭早在1996年10月在国内率先实现传统手工制作的包点工业化规模生产,2000年起又在扬州包子产业中率先进入国内主流大卖场,2003年12月实现首批扬州包子出口海外。
为缓解供不应求的市场矛盾,五亭去年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一条五亭包子金牌生产线,日产量达30万只。目前,五亭日生产能力达到50万只。扬州五亭包子全年销售超过1.5亿,五亭包子已畅销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今年包子销售的大环境并不如往年。”徐国来表示,首先是物价上涨,导致面粉、蔬菜等原料涨价;此外,全球经济不景气,也影响到包子等冷冻食品的销售。“现在的人工成本是企业压力最大的,传统包子绝大多数工序都依靠手工制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少速冻食品企业都先后使用机器来取代人工生产,但大家都这么做,并不代表这条路就一定正确。
徐国来认为,近年来,随着冷冻食品市场的逐步成熟,无论产品还是概念都不再新鲜,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趋于理性,对于品牌开始讲究。“我们所做的每一只包子都是孝敬父母。”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才能做好每一只包子。五亭一个工人手工包,最多一天包1600只,少的只有1000只,每个工人平均年薪在4万元左右,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每年要比使用机器制作包子的其他企业多支出2000多万元。
除了把好外型关,在消费者日益关注的原料关上,五亭公司都是挑最好的原材料。在质量与价格发生冲突时,首先要服从质量。例如猪肉,有些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碎肉,而五亭是用有出口权的厂家定的特定部位的整块猪肉。而蔬菜也是选定点村无公害蔬菜,并且不加任何防腐剂,主要靠速冻技术来保持包子的鲜美。
“尽管我们的成本比别人家高,但消费者并不傻,吃过一次五亭的手工包子,再吃别家的,一吃就能比较出来。”徐国来笑着告诉记者,扬州一家大型的外企去年春节购两千箱包子发职工,一千箱五亭,另外一千箱也是扬州一家速冻食品企业的,但职工都是抢先拿五亭包子,一千箱五亭很快拿完,职工还指责领导,为什么不全买五亭包子。手工制作的五亭包子还坚持了薄利多销原则,从而赢得良好的声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纯手工制作,就是为了确保扬州包子的传统精髓,五亭想要成为国内速冻特色包点生产量销售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企业,就必须坚持拥有扬州包子的传统精髓。”徐国来告诉记者,近期公司还将推出“五亭真味”系列产品,新开发出50g重的大鲜肉包。与传统的30g相比,大包子不仅馅心多,而且口感更好。“大包子虽然价格高,却更有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端市场。”
“扬州包子的传统技术是扬州包子的精髓。”江苏省餐饮协会秘书长于学龙认为,其实早在3年前就有企业开始尝试着采用机器替代人工包包子,但最终效果不佳,扬州包子一般有24到30道褶,而机械只能做出9道。机器包的包子,喂料也不均匀,与扬州包子的技艺要求差距较大。现在速冻食品市场尽管出现了下滑,但扬州包子逆势上扬,今年的销量已经达到3亿只,还是与五亭、富春这几家企业坚持了手工制作、对包子质量精益求精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