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品牌 >
新农业20大瓶颈:万达投资5亿 几年没见一片叶子(2)
时间:2014-04-17 17:14  浏览次数:

  那么,是不是就绝对不能生产出有机饲料、有机畜禽产品了呢?不是。

  其实,用生物的方法,用选择性的普通粮食,生产有机饲料还是可以做到的。这种技术,目前国内国际还没有人能够做到。它是利用生物酶的“方式”,消除非重金素污染的粮食中的农药残留、化肥残留,使其达到有机饲料所需饲粮的有机标准(检验符合国家、欧盟、日本等有机标准)。也就是说,我们养一万头猪,就用不着还得种上万亩的有机粮食了。而是直接用选择性(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来加工就行了。这种技术真的有!而且是一成熟的工艺。(即:我们打开了上面那个死循环,特别是数量足够大,而且每公斤加工费仅仅一角钱)。更是一种可信的工艺(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种技术完全可以有(科学都发展到3D打印了,绝对不可能的判断,太主观了。而且,达标与否,又不是没有检测手段、检测机关。而作弊与否,可以单独去检验)。

  工艺说明:先简单做个比方,选择无重金属(铅镉等)污染的秸秆,利用蚯蚓体内的生物酶,就可生产可信的有机肥料(重在可信)。而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方式”来处理(不过,可不是过腹)。就可以生产“合乎有机饲料标准”的有机饲料。(由此可以解决,有机养殖所需的几十、几百万吨饲料;以及几十、几百万亩有机土地所需真正的的有机肥。而这恰恰是目前大资本进军农业最无法解决的。包括海亮、万达。也许有人不服,不解释。)而我们的有机饲料认证,不会超过一个月(过程、产品检验必须合格)。

  至于说蚯蚓(粪)也可以生产真正的有机肥料,但它是不可能用来生产有机饲粮的(成本太高、数量太少。也做不成几十万亩有机土地呀!而收购一家一户所谓的“有机”杂粮,公众也不会认同。),所以我们才说:真正的有机畜禽,目前还没有(所谓的有机猪肉、有机蛋禽,都是假的,至少是不可信的,因此很难做成品牌)。进而,由于没有真正可信的有机肥(海亮用生活垃圾加工的“有机肥”,是不能用于真正的有机农业的——致命弱点),其他产品(蔬菜等)就不可能是真正有机的(这也正是全国3000多家生鲜电商,难以盈利的根本原因。产品难以服众,产品不给力)。

  也就是说,倘若没有这种技术,城市附近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机的饲料→畜禽→肥料→土壤→再到饲料。总之,没有这种技术,有机生产,就是一个死循环。根本就没法切入进去(海亮也不例外、至少难以持续)。

  而就算有轻污染的有机肥,要生产真正的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也需要三年(闲置或“所谓的生态种植”而转换三年)而有机畜禽产品,要四年后才能量产。但有了这种有机饲料的生产工艺,则当年就可以大量养殖有机猪、有机牛(奶牛、肉牛)、有机鸡等畜禽(生产有机猪肉、有机牛肉、有机牛奶、有机鸡蛋等)。至于养殖所需的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原生态水源、原生态空气等,也需要“原生态”),可以采用小范围人工制造(密闭养殖)来实现。比如空气过滤、消杀、甚至脱硫、脱毒、水质软化、净化等。也就是说,在污染严重的地区(江浙),生产有机畜禽产品,当年一样是可以做到真正有机的(合乎标准,不是绝对有机)。而这就需要一种生态圈舍、生态种植舍的设计(尽可能模仿一百年前的原生态),这种密闭的种养殖舍(鸡、鸭、鹅、猪、牛、羊、米、蔬、果、只在城市周边使用),空气要经过过滤、消杀、甚至脱硫、脱毒等处理(专利设计)。而且一年四季能保证温度可控或恒温状态,否则严寒酷暑就不能生产(如壹号土猪、归原牛奶都做不到)。特别是成本低廉(让普通农户用得起的农业设施),推广加盟就很容易(设施农业,不一定就必须是高成本、高消耗,高能耗。要用事实说话,请不要先入为主)。

 

  二.土地瓶颈

  通常来说,有机种植、有机养殖,需要很大的地块(否则没法与普通种植、普通养殖相隔离),而要在城市周边找到大的地块(农村的农民很多不愿放弃土地。也如此),一方面不容易(年限、搬迁...),另一方面租金也支付不起。比如,归原“有机牛奶”供不应求,可要扩产,“接壤的土地上农民却都不愿卖地,而且出多少钱也不行,毕竟是自己的家业,甚至不愿意卖;而另找稍远的地块,管理成本又大很多”。可见整块地确实很难办。

  再者“农业跟工业的发展有本质的差异,工业的发展规律,今天建厂,明天生产,后天就完全可以实现销售;而明天停产,后天就可搬迁。而农业不是这个概念,有机农业更有一个资源培育的过程。光从普通土地转换到达到有机生产标准,多利做法需要经历三年的时间,而我们虽然不需要,但频繁更换产地,认证也做不起。

  其实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解决。我们不抢农民的饭碗,相反,我们要让农民的饭碗更好、更满。

  我们都知道有机农业用工,比普通农业用工要多几倍。大规模圈(大笔投入)地来做有机农业,需要一大批管理人员(又开销很大)。而目前中国有机农产品生产,大都是单一品种的有机农庄,其经济效益十分低下,特别是不能脱离靠天吃饭的局面。因此,吸引他们与我们的技术对接,形成自负盈亏的产品生产单元。让他们进行“单一品牌化产品”的规范生产(只是生产),不再为仓储、加工、产品的分拣和包装以及门店配送犯难(包括检测)。他们就愿意加入我们(前提是让他们赚到钱,不能杀鸡取卵)。而几千个加盟个体,无需我们自己投钱,更不需要圈地。而这不过要求我们技术要很规范(分散经营,但监管不能让人诟病)。

  而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是密闭做有机,因此,随便在哪里的一亩地,都可以做成达标的有机环境(土壤、水、空气...)。

  三.环境瓶颈

  有了真正的有机畜禽,就能获得真正的有机肥料。但要生产真正的有机蔬菜、有机粮食、有机水果等有机农产品, 除了“只能使用有机肥、“有机”(无公害)农药外的自然农法以外,还必须要有无污染的土壤、空气、水等来种植”。(原生态环境)

  然而,在中国,(环境)水、空气、土壤的污染,仅靠天然净化(大自然自净化),不仅需要很长时间(土壤闲置需要三年,多利农庄几亿元地大量烧钱),而且却很难达到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实际公众根本不相信)。而且,目前的有机种植,不仅没有解决有机肥料的来源问题,而且对于空气的污染根本就没有治理(比如上海酸雨下的多利农庄、一亩田等,北京含汽车尾气的雾霾下的归原、正谷等)。所以,现有的有机蔬菜、有机粮食、有机水果等,确切地说,也是算不得真正有机的(至少是很不准确、很不可信的。怎么可能做品牌?而且大投资也不成,当年的三鹿最大,不是也倒闭了吗?)。那么,我们又如何修复土壤来生产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等有机农产品呢?




上一篇:台湾食药署修正四项婴儿食品卫生标准   下一篇:今年老大昌老字号餐饮再崛起尚需努力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