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就病虫害防治而言。无论是“多利”,还是上海的“一亩田”……,许多都是靠天吃饭。因而有机商品的品相也很难看(虫眼、虫卵),有的甚至根本不能卖钱。而现有的在用技术,都未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所谓的“生物灭虫”,也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而我们可以采用进入时通过微波土壤杀菌灭虫装置(我们用更便宜的),彻底消灭密闭大棚里的虫卵,而密闭的大棚,病虫害就很难进得来(至少可以很少吧?而没有苍蝇是最好的说明)。
就杂草清除来说,多利农庄,10个工人一天只能除2亩地的草(年除6次草,一亩地就花2000元),仅除草这一块,生产效率是非有机种植方式的1/50(50倍的人工成本)。而由于不是密闭种植,多利连棚间和路边的杂草都要采用人工方式铲除(打药就说不清楚了),表面说是确保产品的安全,实际是为高溢价寻找托词。然而,人工除草若是人力不足,前面还没除完后面又长起来了(人力浪费)。而我们密闭种植,由于可以进入时通过微波土壤杀菌灭虫装置(我们用更便宜的),这不仅仅可以灭虫卵,草籽也失去发芽能力。加上密闭设计,空气过滤、甚至脱毒,大棚根本没有杂草可生。由此不仅可以让植物长得快一点,而且也节省了人力成本(除草、捉虫、打药每亩人工2000元)。也不需要玩什么轮作(我们有肥,也不怕病害)。而每个加盟农户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也更专业。由以上来看,我们大大(上亿元)地节约了资金,模式也很科学。而以上只不过是一个生产基础(超原生态)。而相关于种植技术,我们可以引进来。比如立体栽培、液体浇灌。
而养殖也是一样,密闭养殖,就算我们不说是有机的,我们也比他们容易卖。因为我们若不安全,别人就提不起来了。(知道相信你是什么概念吗?拉都不走、打都不走。)而我们可以很坦白(个别农户出了问题,我们积极问责,不仅可以挽回损失并杀一儆百,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反响。
九. 人才瓶颈
前面我们说了, 中国农大的石嫣,念过清华的研究生、去美国学习半年,而她领导的“小毛驴” 、“分享收获CSA”,靠着国家的补贴、不付工资的志愿者,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后面一大堆教授,竟然做不出真正合乎标准的有机产品来。鸡、猪更做不出来。而有机农业,不用农药、要用无污染的土地,因此病虫害控制、土壤改良似乎就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间还要懂生物学。接下来还要学销售、建物流、懂顾客(线上线下、大顾客、小买家都能照顾到),更要懂管理。可是,这些全都了解的人实在太少了(凤毛麟角)。而目前用有机的土地种植有机的作物,然后搞畜牧养殖(这个是不可能的)、食品加工。用种植的农作物饲养动物,再用畜牧养殖的废弃物填充到土地的有机化改造过程中,种养植物。这似乎也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有机农业需要涉猎诸多学科的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岂不是培养都难?而:“人才培养要先吸纳,再选择,再培养,再输出,需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复合型人才岂不是需要更久(老师是谁?)。另外一方面是和外围的合作,比如跟当地农民合作,和基地合作,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机农业理念的导入,对方要认可企业的理念、思路,也要明白他们如何从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一些甜头,感受到发展潜力,这对于大规模有机农业来说,当然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做。然而真正能做出有机农产品的人有吗?
那么,如何解决人才需求的矛盾呢?其实,有机农业,看起来的确很复杂。然而,系统化过后,不过是一个个环节。而每一环节上的人,并不需要他面面俱到,只要他深谙公司的产品理念(纯正),认真执行规定的程序、标准(目前只有检验标准,并无工艺程序)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培养也就不难了。比如说:我们需要3000人。就可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培养(一大部分,没必要高薪挖什么所谓的人才。)。而这不过需要一个、几个好老师而已。
简单说,最初我们培养养殖(猪、鸡、牛)的技术推广人员(一次避免几百养殖人员的招聘),而加盟者不仅可以生产有机畜禽(一样打品牌、做物流),而且解决了种植所需的有机肥(无需专业的制肥人员又是几百人)。而土壤改良技术人员,用行政人员直接培训加盟农庄人员就可以了(这又是几百人)。至于有机种植人员(农民本来就不生疏,更容易培训,我们甚至要向他们学呢。)。而高级管理人员,上层会有安排。而其它如销售人员招聘就容易了(卖方市场、卖点可见)。至于物流配送、产品分拣。那更简单。物流团队成员工作时间多在夜间。,问题是能否让参与者赚到钱。能够赚到钱,你就算让其步行配送,他也愿意干。而赚不到钱,你就算给其配备飞机,那也是扯淡。而这就看你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溢价、品种是否繁多。而就分拣技术,那不过一熟练工种,找个人才可以教出来一万。
十. 监管瓶颈
有机农业,要想做成品牌、做成百年老店。产品质量是最大的关键点。然而,目前的所谓有机农庄,起码的操守都很难坚守。商超里的有机产品,农药超标几乎一检一个准,而这只是按照普通农产品的方式检验。那么,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岂不是更难监管?其实不然。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如果你不让参与者赚钱,他就会铤而走险。而铤而走险无非是为了多赚钱。假如他造假与不造假都是一样的收益。那就没必要造假。这是一点;假如造假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他就算有再大的利益,他也不会造假;再假如,造假的得利很低(10%),而一旦发现,损失1000%,他还造假吗?
而我们的监管模式是:制度约束,生产过程不监管。
简单说:我们有完整的技术规范保证赚钱、严格的追溯制度(出自那个单元)、严格的收购检验、签有直至餐桌的承诺或宣言(造假将取消永久加盟权、直至经济赔付,五户联保)。
十一. 成本瓶颈
真正的有机食品成本高,这几乎是一种普遍认识。而目前那些做有机的,不知是工艺不行,还是故意吓唬别人,把有机农业整得像个无底洞。当然,他们是需要高价租地、高价雇工(纯人力,一亩地六次除草就2000元)、高价的肥料(一亩地3吨有机肥,至少2500元)。但对于上万斤的蔬菜产量而言,问题并不在这里。事实上,成本高,是因为三年的生态修复期基本没有收益。再加上认证的费用、物流的投入(远),成本才会居高不下。而关键还在于产业链没发生作用、做不出真正有机(贵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