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
巴西现代化(注:本文将现代化的实质理解为工业化,且因篇幅所限不论及工业化以外的其他问题。)进程起于何时,在学术上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说主张工业化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另一说认为30年代是巴西国家工业化的开始。笔者倾向后一说。就国内条件而言,现代化的起始要同时具备两个因素:一定的工业发展积累和工业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在20世纪30年代,巴西同时具备上述两个因素。1920年的调查显示,巴西已有工业企业1.3万家,工人达27.5万多人, 而且工业分布有一定程度的集中,31%的纺织厂在圣保罗。自1854年建成第一条铁路以来,到1929年已拥有铁路3.2万千米, 全国第一条硬面公路建于1925年。1928年连接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的公路开始使用。欧、亚移民相继迁入巴西,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力和技术,也扩大了工业消费市场。
在20世纪20年代,巴西传统社会已发生明显变化。工业无产阶级开始形成,巴西共产党于1922年成立。新兴的中产阶级由于被大庄园主阶级排除在国家政权之外,连续掀起针对政府的政治—军事运动。当时兴起的“旨在以创造新的真正的巴西艺术的表现方式,试图使民族生活和民族思想面向现代”(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86页,第1卷。)的现代主义美学运动,实际上超出了美学的界限,可视为巴西社会进入新阶段的前兆。而这一新阶段的开始,最终应归功于瓦加斯领导的革命。它是一场“反对咖啡寡头政治统治的运动,标志着工业主义对农业统治地位的胜利”(注:伊拉里奥·托尔洛尼:《巴西问题研究》,第125页,圣保罗拓荒者书店,1983。)。因而为“巴西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注:路易斯·卡洛斯·佩雷拉:《巴西的发展和危机》,转引自《巴西史料丛刊》第15期,第61页。)
此外,当时世界经济危机的国际形势客观上促使巴西进行工业化。经济危机有力地证明了建立在单一产品咖啡出口基础上的经济是极为脆弱的。这种形势“使拉美各国开阔了工业化的视野”。巴西在大萧条的冲击下表现出对工业化的兴趣。
巴西的工业化表现为一个长期的进程。在这一漫长的工业化过程中,巴西经济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据统计,1900~1990年间,巴西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5.1%,同期阿根廷为2.5%,美国为3. 1%。正因为如此,巴西的经济规模很快超过了阿根廷等一些国家,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这得益于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几次“冲刺”,巴西学者称之为“猛烈的现代化时期”。其中第一次发生在库比契克总统执政时期(1956~1961)。他以发展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了包括5 个部门30个项目在内的发展纲要,以“5年等于50年”为工作口号。 计划项目主要部分最终得以完成。第二次冲刺发生在1968~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新建了核能、电子、石油化工、飞机制造以及军工生产等部门。巴西总体经济实力上升至西方世界的第8位。
巴西战后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不断与通货膨胀斗争的过程。但有一段时间,通货膨胀有利于资源的重新配置的说法,在巴西有一定的“市场”。在50年代,库比契克及其顾问们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伙伴”。1987年联邦政府财政部长路易斯·佩雷拉说:“对于巴西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迅速实现工业化,通胀式的发展实际上成了惟一的选择。要么是这种类型的发展,要么是不景气。”(注:路易斯·卡洛斯·佩雷拉:《巴西的发展和危机》,转引自《巴西史料丛刊》第15期,第24页。)事实上,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巴西政府是有意无意地利用了通货膨胀,即把通货膨胀作为一种集资手段——通货膨胀税。显然,通货膨胀税的“征收”是建立在通货膨胀不断攀升的基础上,最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而不利于生产和社会发展。这正是80年代以后,巴西政府7次实施反通货膨胀计划的原因所在。
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就开始了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注:苏星:《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第4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而在巴西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关系基本上未发生骤变。193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改变历史上存在的土地结构。这就使巴西的工业化缺乏农业的有力支持。巴西的工业化基本上是建立在出口农业的基础上的,内需农业相对萎缩,农村工业也未有适当发展,致使大量农村人口外流,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工业化模式没有取得迅速缩小城乡差别的结果。
巴西工业化进程体现出生产力布局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工业化之始,巴西即选择东南部地区为建设的重点。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贝洛奥里藏特为支点的经济最发达的三角区。工业化开始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两个巴西”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在地区发展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巴西政府开始关注落后地区发展问题。为实现国家一体化,制定了一系列开发落后地区的政策,诸如设置专门的落后地区开发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发展极”理论,建立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和确立其他有关“发展极”;加强公路建设,使落后地区与国家政治、经济中心沟通;以及进行沿江河流域的开发等。巴西工业布局因此逐渐呈分散化趋势。特别自90年代以来,企业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工厂迁至条件相对较好的落后地区,或在那里建立新企业。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本地发展,亦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企业去内地投资。目前,巴西生产力布局的内地化强劲之势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的差距。
工业化使巴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化。到50年代中期,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到80年代,巴西本国工业生产可提供其所需资本货的2/3。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自5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国、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广泛推广。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经济信息》提供的数字表明,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864.66 亿美元(1997年,下同),在有统计的133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8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720美元,居第34位。巴西人的预期寿命平均为66. 6 岁(1995年,下同),成人识字率83.3%,三级教育综合入学率72%,人文发展指数0.809,在有统计的174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62位。由此可见,巴西的经济指标优于社会指标。这正是巴西目前问题之所在,亦是今后尚需努力解决的问题,以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亦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