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哈尔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生工作报告》
时间:2014-01-13 11:56  浏览次数:

  关键词

  失独家庭

  失独老人

  优先住公办养老院

  姚淑英代表:我市今年将出台哪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优扶政策?

  副市长张显友:今年起,我市将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的特别扶助金标准提高到: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分别为270元、340元,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分别为150元、170元。探索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父母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给予参保缴费补贴;对60周岁及以上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失能或部分失能的家庭,优先安排入住市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将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餐饮企业

  整改不合格要退市

  栾芳代表:我市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哪些新举措?

  副市长张显友:去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显示,在针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在内的全国38个主要城市食品安全感调查中,哈尔滨食品安全感得分最高,位居榜首。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职能集中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要严格市场准入,规范许可程序,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查技术规范,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小餐饮企业,将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要退出市场。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提升社区

  卫生服务“软实力”

  马艳萍代表:近几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政府将如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培养?

  副市长张显友: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我市确立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思路,邀请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专家开展了系列专题培训,选派了3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到国家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建立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对现有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等措施,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关键词

  教育收费

  有偿补课

  从严治理一抓到底

  徐美菊代表:政府如何进一步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如何治理乱办班乱收费?

  副市长张显友:我市将在促进县(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流动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力争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县(区、市)域内校长交流制度化、常态化。去年,我市共查处了9起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处理了14名违规教师。目前,教育部门设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常设机构,对治理公办学校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决不搞一阵风,要坚持常抓不懈。

  关键词

  配套设施

  积极谋划轨道交通建设

  张童麟代表:目前,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与居民生活配套的文化休闲设施有些滞后,政府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另外,如何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承载能力,改善百姓的交通环境?

  市政府党组成员魏伟:居民生活配套设施相对滞后是有历史原因的,我市安字片、地德里小区等当时都是解困房,因此在功能、空间布局上没有更多考虑未来发展。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2013年,果戈里大街、民益街、建设街和银行街围合区域的铁路大院已经被改造成为一个集景观、休闲、娱乐和紧急避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公共活动空间和地下停车场,1.52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上,夏天可以轮滑,冬天可以滑冰。

  哈尔滨实施新战略以来,大规模地实施了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道路交通承载能力。事实证明,地铁1号线的开通试运营,极大缓解了东、西大直街的交通压力,今年,哈尔滨将积极谋划一号线延长线、2号线越江、3号环线的轨道交通建设,同时适时启动哈尔滨火车站区域改造工程,缓解霁虹桥区域的交通拥堵现象。

  关键词

  绿道网络

  构建“绿道”人在景中

  李保新代表:“绿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哈尔滨实施了哪些“绿道网络”建设?

  市政府党组成员魏伟:“绿道”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所谓绿道,包括一切自然存在和人为的线形廊道建设,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的完美结合。目前,哈尔滨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强化“绿道”建设。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三条内河综合治理工程中,都在沟畔实施了这种“绿道”建设,为周边百姓提供了休闲、健身、娱乐的场所。此外,2013年,哈尔滨还结合三环路的建设,实施了大规模包括冠木、乔木等多树种的绿化工程,在三环路沿线,已经形成了长长的绿化走廊。

  关键词

  农村公路

  提高村屯公路建设标准

  吴坚代表:2004年至2005年期间,我市修建了村村通公路,当时修建的道路宽度在3.5米或4米,道路基础薄弱。这些公路目前破损较严重,请问市政府在这方面是否有计划,以完善和提高村屯公路的承载功能?

  市政府党组成员魏伟:2005年前后,我市实施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形成了哈尔滨市村村通公路的整体布局和基础框架。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及周边开发区的快速发展,重型车辆增多,对原本基础薄弱的村村通公路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哈尔滨新战略提出了“强县”目标,“要想富,先修路”,市委、市政府已经考虑到目前我市村村通公路现状,交通部门已与省交通厅沟通,争取进一步改善农村村村通公路的承载能力。目前,木兰大桥项目已开工,莫延公路宾县摆渡至延寿段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关键词

  农村交通

  大力推进公交进村

  刘淑敏代表:五常工业园区现有员工4000人,很多都居住在哈市,出行不便,出行成本高带来很大的困扰。能否将哈市公交车延伸至五常牛家工业园区?

  副市长任锐忱: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门以解决农村居民出行难、出行不便、出行成本高为基本出发点,加大了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的步伐,特别是在市里的支持和帮助下,五常市的推进力度比较大:一是改造线路,增加了班次。截至2013年底,五常市完成了拉林镇至南土村、拉林镇至西窑村、牛家镇至西窑村等3条农村客运线路的公交化改造,由过去的定时、定点发车改为循环发车,改变了过去每天一个班次的局面,广大农民可以随时进城,及时返家;二是车辆提档升级,大幅降低票价。投资500多万元,更新17台大容量客运车辆,平均每张票下降1元钱,使5万多农村人口受益。




上一篇:做老大,行动比口号重要   下一篇:集宁区:九成饭馆无视禁令开在商住楼下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