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1月19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0000字,共分8个部分33条,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对比过去三年的关键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今年的关键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站到了俯瞰全局的高度,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首次提出了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权抵押、担保功能。
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打响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令枪。
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孟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11年出台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该文件对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方向明确,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是指导“三农”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这份备受关注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亮点和新举措?能给商丘的农村、农业、农民带来哪些发展机会和可以看得见的实惠?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农业专家、政府官员、乡村干部和种粮大户。
【关键词:粮食安全】
把粮食安全上升到基本国策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2013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20字方针,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现了把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地位,上升到了基本国策。
市农业局办公室副主任刘卫华介绍说,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安全都是重中之重。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形势下,中央再度鸣响粮食安全的警钟,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刻把握和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远见。
刘卫华说,我市作为农业和粮食生产大市,始终把粮食安全生产作为政治任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市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长,连续8年超百亿斤,2013年粮食总产量跨越125亿斤大关,实现总产128.83亿斤,继2007年、2012年后,第三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荣誉称号。
一号文件还提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让优质耕地永久留在农民手中,保证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的质量安全,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据了解,201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高标准田的战略构想,我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目前我市已建成高标准田240多万亩,已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井灌渠灌双配套、机井通电设施全、旱能浇涝能排、机械化作业无障碍”的高标准粮田格局格局。计划到2020年,我市要打造800万亩高标准永久性良田,使全市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0亿斤以上,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食品安全】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瘦肉精”、“毒豆芽”、“地沟油”等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市畜牧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这个文件和以往最大不同在于,从注重数量转为数量和质量并重,以可持续的方式确保数量和质量双安全,这是解决当前人们对畜产品信任危机的根本手段。
李庆东说,一号文件还强调了食品安全的责任,把食品安全纳入考核评价。以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更多的是追究个人和经营主体的责任,这次明确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并列入考核评价,有利于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把监管的网撒下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所长、副研究员赵跃锋说,提升粮食、食品的安全级别,加强农产品的种植、监管、引导、审查及检测力度,同时强化目标责任,提升品牌意识,突出并强化优质优价,能保障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度及合法收入。
他说,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不仅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在“管”这一问题上,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用四个“最”,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围绕财政补贴、用地指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员培训等,出台扶持措施。
市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孟伟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市围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政策措施,加大了扶持力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全市已发展到411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累计发展到270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实现578.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突飞猛进,在工商部门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753个,比2012年底增加1546个,增长70%以上,注册资金总额达71亿元,成员总数27660户。
家庭农场从无到有,总数达到1550个,经营耕地总面积54万亩,2.3万人从事家庭农场生产。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我市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孟伟表示,2014年,市委农办将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精神,结合商丘实际,切实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培育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