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发布的国家指导方针显示,中国的粮食产量很快就会低于它的消耗量,因而结束长久以来一直坚守的主要食品自给自足的局面。听起来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一个无法保证食品自给自足的中国会对全球造成巨大影响。
2月11日,《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援引了中国国务院发表的新的指导方针。中国国务院是中国政府中最重要的决策机关,它制定中国未来数年的食品政策。它提到,中国设定的粮食产量目标将首次远远低于国内的粮食消耗率。该指导方针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到2020年将稳定在每年约5.5亿吨的水平,低于去年收获(和在国内消耗)的6.02亿吨——而且据推测,到2010年时可能会低于对粮食的消耗需求。而该指导方针着重提到的是"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肉类、蔬菜和水果被放在了优先位置,生产这些食品需要占用的土地较少,并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且能反映出中国典型膳食结构的变化。
中国将不再保证粮食的自给率,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现有模式不仅仅是个实用便利性的问题,而且还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问题。很多中国人都记得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早期阶段时的食品短缺惨况,据信单单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多达3,000万中国人饿死。自那时起,能够满足全国人口的食品需求就一直是一个重要原则。
有人可能会说,该变化只不过反映了一个无法避免的现实——中国从整体上来讲,10年来一直都是食品的净进口国——但还需要认识到的是,要关注的不只是粮食,更重要的是食品链条。进口牛肉要比进口粮食昂贵,因此对于国内土地如何使用的问题,更为平衡的发展会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
但是,这个问题对中国以外的每个人意味着什么?
过去10年中出现的一个趋势就是,中国或其大型央企正在购买生产大宗商品的土地或企业以提高中国长远的能源安全。非洲,尤其是非洲的石油和金属,就是这一趋势的最明显例证。根据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Bank)数据,中非贸易在2013年达到了2100亿美元,中国进口——几乎全部是硬商品——总额达到1,150亿美元。过去10年中,从尼日利亚到苏丹,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最近的例子包括中石油购买了莫桑比克几处海上天然气田的股份、中国黄金集团对刚果进行投资、中国核工业集团购买了纳米比亚一处铀矿的股份,以及中国在塞拉利昂投资扩建一处铁矿。"非洲和中国的经济未来从根本上来说是交织在一起的。"标准银行常驻北京的亚洲矿业和金属业务主管方启学表示。
这与我们此处讨论的粮食问题高度相关,因为如果中国日益成为农业软商品的活跃进口国,那么我们预计会看到这些领域将重复同样的模式。中国会大量进口食品,就像它已经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大量进口食品那样,但把农田彻底买下来如何?去年就有多篇报道指出中国差一点就要证实对乌克兰农业巨头UkrLandFarming的投资协议了,UkrLandFarming在乌克兰耕种着大片小麦地。乌克兰已向中国运送了大量粮食——10月首次向中国运送玉米,这是一笔价值30亿美元以贷款换玉米的协议的一部分,该协议中,基辅将获得几十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以软商品作为交换——并且,在农业公司中拥有一定程度的所有权是顺理成章的下一步行动。对于这种想法,我们看到了某种歇斯底里般的热情:9月份的一篇报道指出,中国已签署协议,将获得整个乌克兰陆地5%的所有权,这相当于比利时的面积,最后该报道被证明是不实消息。但即使规模没有这么大,这也是中国投资自然会采取的方向。
对其他国家的土地和资源拥有所有权,这在非洲、乌克兰或任何其他地区都是一个棘手的政治问题。但中国在努力满足13亿人口的需求方面不屈不挠,并且,我们在未来的岁月中,将会听到越来越多的此类故事。
(福布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