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 王宇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总定位”、围绕“总目标”、把握“总要求”,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生产总值完成460亿元、增长12%、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5亿元、增长15.9%,财政总收入完成56.4亿元、增长1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4.6亿元、增长19.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6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3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58元,分别增长9.2%、12.3%。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重点破难点,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年初,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自身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面对严峻形势,我们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坚持按季度召开经济运行会,强化经济运行的服务和指导,重点解决传统骨干企业的困难和问题,着力遏制工业经济下滑;搭建产销、银企、用工对接平台,强化要素保障供给,确保企业稳定生产。随着一系列措施实施,经济增速稳中趋升、效益稳中向好。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建立健全早餐会、周通报、月点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征地拆迁、要素保障等突出问题。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62个、亿元以上项目121个,完成投资313亿元,增长23.6%。沁北三期、富士康模具一期、济钢高洁净机械用钢、鲁泰能源、丰源石油轻烃、伊利液态奶加工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豫光冶炼渣技术改造、中国煤科机电产业园、中原特钢重型机械关重件等项目加快推进,职教园区一期、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
开放招商富有成效。实行四大班子成员抱团招商和产业招商业主负责制,先后在北京、厦门、深圳等地举办专项推介会10余次,积极参加第八届中博会、港澳经贸交流等重大招商活动。招商引资突破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增长13.1%;引进实施了富士康精密机械自动化和新增产能、北京新纪元电动汽车、西安交大科技园、巨力钢丝绳、建业十八城、上海九硕蟒河休闲文化产业带、上海升龙东夫城中村改造和连地整体开发、多尔克司奶牛养殖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29.5亿元,其中出口完成14.5亿元,增长85.9%。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机构获批。深化境外交流合作,与韩国漆谷郡缔结友好城市。
产业集聚区竞相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五百亿元和千亿元级产业集聚区”目标,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打造科学发展载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增长1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4亿元,增长7.8%;税收收入18.5亿元,增长24%;从业人员达6.7万人。虎岭集聚区入选省“十强”,玉川集聚区被评为省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荣获全国煤矿用防爆电器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二)调结构促转型,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加快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努力增强发展的科学性。
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充增量相结合,大力推动以传统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26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36家、超百亿元企业3家,豫光连续6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济钢、万洋、金利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钢材深加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有色循环等集群快速壮大,集聚企业103家,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0%以上;高技术产业增长78.3%,高于全市62.4个百分点,高成长性产业占全市工业的20.8%。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中期验收。国家煤矿用防爆电器产品质检中心开工建设,豫光金铅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完成11家企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和节能技改,实施15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依法关闭32家企业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全年共削减化学需氧量580吨、氨氮76吨、二氧化硫5300吨、氮氧化物6500吨。
现代农业规模壮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王屋蔬菜制种、下冶烟草、轵城奶牛养殖等精品园区10个,完成投资1.5亿元;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双汇生猪和阳光兔业被认定为省级产业化集群;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成立绿茵蔬菜制种院士工作站;隆平高科、植物蛋白、大河粮油等项目进展顺利,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9家;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22.1万吨;创新融资模式,争取国开行支持贷款5800万元,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90%;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95家,沁水农业开发公司、玉泉蔬菜专业合作社、个体经营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积极作用。“3+1”工作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项目36个,河口村水库进展顺利,荣获省“红旗渠精神杯”,造林绿化植树1966万株,开发整理土地6000亩,村容村貌和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服务业提速发展。服务业市场主体有1.7万余户,增长11.3%;实施服务业项目110个,完成投资117亿元,增长43.8%。组建市旅游集团,设立王屋山、五龙口旅游管委会,全年项目投资2.7亿元,累计接待游客6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9亿元、增长25.3%。引进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信尧城市广场、泰宏豪生、新八方家电城等投入运营,印象新城、中原国际商贸城三期、德泰酒店等加快推进;编制完成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整顿规范农贸市场,完成槐仙、商业城、南街等夜市整治提升。华铁集装箱物流项目进展顺利。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1.9亿元,增长17.5%;商品房销售面积91万余平方米,增长10.6%。保险业加快发展,实现保费收入8.6亿元,增长17.7%,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实现省直管。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274亿元、210亿元,分别增长20.1%和12.4%。
(三)重特色强管理,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始终坚持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多措并举推动新型城镇化,预计城镇化率达55%,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