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朱毅:老乡的奶粉中国造
时间:2014-03-07 17:59  浏览次数:

  如今国内一二线大城市,洋奶粉已深入千家万户,占了绝对优势。君不见:国人用蚂蚁搬家的策略,仗着人多力量大,一人两罐奶粉,也能折腾得这地区、那国家避之唯恐不及,那在异域的商场里,用汉字书写的醒目的“每人限购两罐”,不是汉语的骄傲,而是国人的悲哀,往深了说,也算是乳业的耻辱。

  几次失信毁一个企业,几个失信企业毁一个行业,几个失信行业累及质监部门,直至政府的公信力。当城市消费者心甘情愿相信太阳其实是从西边升起来的,奶粉只能吃西方舶来的时,中高收入人群的奶粉市场确实是不得不拱手相让了。

  不过,无可奈何花落去,未必是一件坏事。中低收入家庭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这块蛋糕,依旧是完整的中国造,但能不能沉下心来做到更好,关乎企业信誉,更关乎乡村婴儿的健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但就食品而言,低端市场现在还是假冒伪劣的倾销地,城乡结合部以及城中村,都是劣质产品的泛滥地带。未离开乡土的农民,以及离开家乡、因为高昂房租不得不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群体,都是消费这些劣质食品的绝对主力。

  可以理性分析,种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最敏感的商品要素是价格,无往而不胜的低价使他们顺理成章成为伪劣食品的受害者。当然还可以深入分析,这个阶层维权意识薄弱,更别说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了,所以奸商为刀俎,我自甘为鱼肉就有了横行的可能。还可以这样分析,农民和农民工们不娇气,心理和身体的耐受力较之城市人群要强大得多。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后,那些听风就是雨的,被妖魔化的奶粉食品安全事件,朴实的他们并不以为然,没有矫情跟风,淳朴善良尽显。

  但是,以上种种,也显示了全社会习惯成自然、成思维定式地对这个庞大消费群体的食品安全不够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市场监管盲区的劣质产品多见就不难理解了。

  三聚氰胺事件之前的阜阳奶粉事件,是农村劣质食品的噩梦标本,但并非孤例,是比比皆是的农村市场产品质量低下的一个曝光点而已。吃了奶粉孩子健康的时尚观念,灌输给进城的农民工父母了,倘若没有合格的安全奶粉销售,莫如没有这样的奶粉消费理念。踏实给婴儿喂母乳,或者蛋黄米油,也不至于有“大头婴”的悲剧。

  确乎,一些知名大企业心高气傲,一心想和洋品牌一决雌雄,不屑于农村市场的开发,自觉不自觉地端着,觉得向农村倾斜就是自降身价的败笔。这种潜意识里的高高在上,使得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被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也在所难免了。品牌之心,大可在乎三农间,不在乎虚荣里。

  不言兼济天下的情怀,这其实是中国造奶粉必须直面的现实。中国造奶粉想着攀龙附凤,想着怎么拍胸脯说自己不比洋奶粉差,目前来看,都是一厢情愿单相思罢了,都难以争取到高端消费市场的回心转意。还不如低头向下看,重心向乡村倾斜,全力来打造与农相关的奶粉事业。高收入人群因为经济自由,选择面广,少我国产奶粉,不耽误喝到放心奶粉。但,中低端的农村疆土,田园将芜,期待着国内奶企,拿出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真心实意去占领,脚踏实地去关怀。这个层面上说,失高端,未必不幸。得老乡之所信,所爱,更是大信和大爱。

  质朴憨厚的老乡,毫无戒心地接受店铺里的各种奶粉,不问来龙去脉,眼中只有奶粉,只有便宜的奶粉,而不是某一个品牌的奶粉。中国造奶粉占领农村市场,就要懂得农村,用因地制宜的营销策略,打造出高品质的但老乡又买得起的奶粉,尽力用价廉物美的良币驱逐假冒伪劣的劣币,就算大功告成。

  “三农”问题是打造小康社会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短板,用优质食品占领农村市场,改善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是躲不过去的夯实小康的基础。当下,食品安全上升到考验执政能力的高度。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多管齐下,确保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力度和决心都可谓空前。奶粉业新版细则也算应景,在最严的当下,从最难的奶粉做起:奶粉都好了,还有什么不好呢?农村的奶粉都好了,还有什么不好呢?

  中国奶粉企业家们的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都埋没在三聚氰胺里了,也不必长吁短叹时运不济,现在做起,从低处着手,用专业的精神,朴素的敬畏,为最需要奶粉安全的地域和人群,送去优质奶粉和诚挚关爱,这就是中国奶企的责任和荣誉。

  俯身,听见,喑哑的大地发出渴望的声音。抬头,看见,中国梦里老乡的笑脸一样灿烂。(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




上一篇:李端镇: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务实开展安全社区建设   下一篇:政协委员陈锡文:中国人的饭碗里要端中国粮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