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如何保障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党和政府着力关注的重要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等限制,目前海南省仍然有许多中小学没有食堂,导致各类饮食摊档长期盘踞在学校周边。该让孩子们去哪吃饭?如何保证孩子们能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已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统计:四成学校没有食堂
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南省现有中小学校食堂2337家,其中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堂1818家,持证率约77.8%。从海口食药监局了解到,海口市目前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和高校总共有食堂约700家。
从海南省政协建议案中了解到,全省学校有39.3%没有食堂,学生就餐难。由于没有就餐场所,学生到周边小吃店或居民“小餐桌”就餐,食品安全风险难以防控。以琼中、保亭、五指山三个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市县为例,仅31.9%的学校有食堂,影响了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家长:无暇照顾孩子吃饭
陈女士是河南人,目前在海口从事会计工作,孩子今年9岁,就读于解放西第九小学。陈女士说,丈夫和她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中午虽然有午休时间,但是根本来不及接孩子回家做饭。“如果专门接孩子一起到单位吃饭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很麻烦,所以现在孩子吃饭的问题真的愁坏了我们。”陈女士说,“刚刚从幼儿园上小学的那会儿,我们还尝试过接送孩子回家吃饭,早上一大早起来买菜,中午提前下班去接孩子,然后回家做饭,这样的生活仅仅坚持了一个月我们就因为实在太累而放弃了。”
孩子的吃饭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特别是双职工家庭的家长。虽然一般小学初中都是就近入学,但是一边工作一边回家给孩子做饭,仍让许多家长觉得不太现实。
现象:流动摊贩卫生堪忧
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部分学校周边发现,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从业者无健康许可证的临时或流动餐饮摊点随处可见,垃圾食品、“三无”食品等充斥其间。而且,无论学校的位置多偏僻,周边的小餐馆总是非常多。
在海口市第十一小学义龙校区的门口,炸鸡腿、紫菜包饭、凉皮、拉面等小饭店应有尽有,但多数饭店的店面空间狭小,环境卫生堪忧。
午饭时间,学校周围几乎每家饭店都是学生爆满。“学校没有食堂,爸妈要工作,所以爸妈就给钱我们在外面吃。”一名学生说。
针对校园周边的小摊档,海口市工商、卫生、城管、环卫等多个部门曾多次集中力量开展整治,然而,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海口市琼山区工商局一位相关负责人称,这些流动商贩常常与执法人员“捉迷藏”,“执法人员一来,流动摊贩就跑,执法人员一走,流动摊贩又回来了”。
担忧:午托质量参差不齐
针对孩子们的吃饭及午休问题,各类午托机构应运而生。调查发现,几乎在每个学校的门口,都可以在明显的位置看到许多小广告。“把孩子交给我,放心上班去。”这样的广告词触动着无数家长的神经。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午托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大的午托机构服务日渐完善,提供“免费接送”、“饮食”、“午休床位”甚至“老师辅导作业”等服务。而一些小的午托机构,实际上仅是一间简单的居民住宅,加一个做饭的阿姨和一个接送老师。
调查发现,许多午托机构连营业执照都没有,更不要说餐饮服务许可证了。许多小的午托机构藏身普通居民住宅,这也给餐饮监管部门的查处增加了难度。菜品是否新鲜、卫生是否达标都难以监管,更别提营养搭配的问题。
教育部门:新校都已安排食堂
从海口市教育局了解到,家长们对孩子饮食安排需求不断增长,市教育局近年来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学生们的饮食问题。目前,海口市所有的普通高中都有自己的食堂,而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只要是新建或者改造的,都会将食堂的规划考虑在内。包括海口市第二中学、海港中学、海口市第四中学等在内的一批学校,经过改造后都新增了学生食堂,方便了大批学生就餐。
同时,海口市乡镇中心学校的建设都会给学生安排宿舍,与之相应也都为孩子们安排了食堂。伴随着海口市“麻雀学校”的改造和义务教育阶段均衡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整合后的教育资源也会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完备的配套服务,其中食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海口市政府教育总督学王涯燕向记者坦言,目前一些老城区的学校受到地域空间的限制,不具备建造食堂的场地条件。“比如说海口市解放西第九小学,包围在商圈中,空间实在有限,连活动场所都勉强的情况下想建食堂实属困难。”王涯燕说,“义务教育阶段一般都是就近入学,以前的小学的孩子一般都是回家吃饭,现在一些情况变化了,孩子的问题很多还是需要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来努力解决。”
政协委员:加强学校食堂建设
在今年召开的海南省“两会”上,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案加强中小学食堂建设,建议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食品安全工作,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法定要求,改善学校食堂硬件设施设备,保障学生就餐条件和饮食安全。
提案建议,将改善中小学校食堂硬件设施设备条件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建设资金。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加工场所墙面装修、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设备、冷藏设备、仓储设施、留样设备器具、就餐场所、油污和污水处理工程等。资金来源由省政府和市县政府按1:1投入,具体可利用节约的“三公”经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