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8日讯 “你是否愧对祖先”,这句传统俚语说的是我们对祖先要有敬畏。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敬畏是一个重要内容,而清明祭扫的风俗,除了纪念先人,还有敬畏的传承。所以,在清明节将到来之际,活在当下的我们也许同样需要常常自问一句,我们是否常怀敬畏之心!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甚至无法无天,最终会招来祸端,吞下自酿的苦酒。常怀敬畏之心,这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追求,这是要求我们对世事有着清醒的认识,学会时时自省,只有内心宁静从容,行动上才会有所戒惧,有所节制,我们才能把握住人生的正确道路,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才会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和有所不为。
我们要敬畏什么?西方一位哲人曾说过,这世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敬畏——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对于星空的理解,我们更倾向于把它理解为自然规律。这些年,一些人违反自然规律,不管家园的承载力,片面追求GDP和政绩,结果导致环境恶化,雾霾、沙尘暴、癌症村、集体重金属中毒等现象出现,事实证明,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瞎折腾”,带来更多的是危害和损失。
心中的道德法则要求我们敬畏法律。当我们把法律当成置于自己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商人就不会为了一己私利,置他人健康于不顾,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官员就不会以权力为利器,肆无忌惮,贪赃枉法,最终走上历史的审判台;企业就不会只为追逐利益,让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一些人也就不会为一点蝇头小利或是几句争执,大打出手甚至发生严重伤人事件……
所以,清明祭扫,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轻忽,内心自然也会生养清澄庄严之气。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并不长,这既是一条谋生之路,也是一条朝圣之路。常怀敬畏之心,会让我们珍惜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对生活保有一颗平常心,也更会让我们看到梦想和提升精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