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渊 袁鼎
常熟市豆制品加工中心位于常熟莫城工业园,是2004年常熟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该中心整合了原本近百家零散的豆腐作坊,从硬件上解决了经营场所小,环境卫生差以及设施简陋的“三合一”隐患,在软件上实施规范化管理,是当年常熟市“菜篮子”食品放心工程之一。然而,日前,该豆制品加工中心被投诉曝光,非但没有达到当初规范化管理目标,而且存在无证生产和胡乱使用添加剂等问题。
被投诉曝光企业
已经关停
记者获悉,经媒体曝光后,常熟质检、食药监、卫生等部门开展紧急行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常熟市豆制品加工中心56个加工店及1个检验室进行全面检查。经查实,该企业存在食品卫生许可证已过期,7个加工店使用焦糖色加工豆制品等问题,同时生产车间卫生条件较差,豆制品标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检查组当即责令其停产整顿。
记者在莫城工业园看到,这家豆制品加工中心大门紧闭,门口张贴着“停业整顿”的告示。原本中心内数十家加工作坊大门也统统关闭,门口堆放着闲置的加工工具。工厂管理者告示记者,这个加工中心前身为海王食品厂,但是老板并不参与经营,只是租赁厂房。厂房经过当年政府整合,分租给65家小作坊,具体生意由各作坊主自主经营。这位管理者和记者说:“管理困难,很多都是安徽人,他们每家都是‘做、售、送’一条龙,而且有不同老板,很难管理。现在统一关闭了。”
该豆制品加工中心在常熟乃至周边县市都有一定影响力,尤其是在常熟城区市场,有超过一半的豆制品都来自于该加工中心。现在该中心停业整顿后,常熟市区主要的菜市场都暂停了从该中心进货。
在常熟老城区琴川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很少有售卖豆腐的摊点,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江苏电视台曝光后,这里就没有豆腐卖了,现在的豆腐都是外地豆腐。”在常熟明日星城和常熟老街菜市场,现在豆腐都是从无锡或者苏州市区运来的。
针对市场供应情况,常熟相关部门现要求常熟市其他豆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加班,确保市场供应。常熟市豆类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顾建平告诉记者,“平时我们每天的产量大约在5—6吨,现在我们将开启现有设备争取每天再增加2—3吨的供应量,保证城区豆制品的供应。市民可以前往常熟城区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的30多个网点购买放心豆制品。”
管理难题如何解?
把豆制品作坊集中到一起生产,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监管。不过,眼下被曝光的常熟豆制品加工中心却成了黑作坊集中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记者昨日又来到常熟市卫生局食品安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段管理。这位负责人说:“像我们食安办主要是综合协调,对模糊界限的食品安全进行协调管理。另外,食品在养殖环节由农委管,到生产是质监局的职责;成为商品后,进入流通领域是工商部门负责,在餐饮方面是由食药监局进行管理,应该说对食品安全是层层监管。”针对此事,食安办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应该是质监局负责。
为此,记者来到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解释,该中心从业人员杂、乱、多,流动性比较强,质监部门缺少具体监管办法。当记者细问为何没有具体监管办法时,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一两句讲不清,我们会向市政府汇报,到时候会有结论的。”
(责编:吕琳)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欢迎进入名城社区“关注苏州”版块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