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里面,我们也希望市民考虑选择郊区的一些养老院,环境、空气质量比市中心好得多,有条件的居民可以多去看看。
秦畅:市民说,郊区好是好,但交通不便。
杨雄: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今后养老机构要设计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方,比如说有地铁,有公交线路。所以,郊区条件也要改善,中心城区要进一步增加床位。我想,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会增加一批床位。
秦畅:目前床位总量不足需要进一步增加,结构矛盾更大,需要更好的政策调整,包括医保,因为600多家养老机构只有约90家能够用医保的,希望衔接度再大一点,政策力度也大一点。
杨雄:对于养老机构,一是难进去,再则进去以后医保报销也是一个问题。目前部分养老机构门诊报销已经解决了,我们希望逐步把报销的范围适当扩大。另外,更多的养老机构里能够把医疗机构设进去,设一个医务室,甚至考虑把老年护理都设计进去,这样结合得更好。整个费用也可以做适当的弥补。中心城区的养老机构,要把规划落到街道,以街道为单位落实。
秦畅:杨市长,以前我们做各种养老话题的时候,财政好的区域可能做得更多一点,或者区域更重视的话能够做得更多一点。在养老床位建设当中有没有硬性的指标设计?
杨雄:现在已经是硬性的,规定这个区每年要增加多少床位。
秦畅:完成不了怎么办?
杨雄:要罚,作为一个考核指标。我觉得区里的态度还是非常好。他们都跟我说要千方百计完成。
秦畅:一定把硬指标完成。但这里有一个市级统筹,一旦完不成,市级层面要有一个硬性的指标考核。
杨雄:如果完不成床位数,每个床位建设费用是多少钱,你要高于这个钱拿出来,我们到别的地方建。就是惩罚。现在我们搞了一两年下来,我们想这个办法还不够,还是要求把床位建出来。你不能靠钱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在你的区域里面解决。这样我们养老机构的布局才能够均衡。
秦畅:这也是微博平台上很多听众说,每个区都有很多空置用房,现在养老机构有10张床位就可以办了。能不能使劲挖潜,多办养老机构。
杨雄:国家把数量门槛降低对我们来说有好处,降到10张,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现有资源,当然10张床的养老机构,我们希望今后能像开连锁店一样,不要各搞各的,要有统一的规范、由统一的机构来管理,不至于服务水平降低。当然监管还不能放松,因为老人需求是不一样的,你里面要有便老的设施。
秦畅:谢谢,欢迎大家继续加入今天中午的对话,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市长热线》。欢迎大家继续参与,和杨雄市长一起对话“养老您最担心什么”。2号线的朱先生。
滚动播报:杨雄市长作客"市长热线"与市民话养老滚动播报:杨雄市长作客"市长热线"与市民话养老
朱先生:我是1949年出生的退休人员,当前的养老现状是家庭经济负担重、社会压力重。当前的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提一个不成熟的建议,是不是走准市场化、网格化和多元化的道路。让有一些企业出力,参与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的选址布局是一个难题,怎么办呢?苏州河边上有很多闲置的仓库,地理条件好,闲置以后可以进行改造,还有一些空地可以搞起来。是不是搞一些养老院、养老图书馆,还有养老剧场等等,搞一些养老服务中心。现在有一些工厂闲置希望可以协商用起来,水电煤不要按照企业的,按照普通标准来收,有一些政策扶持。
杨雄:朱先生还是动了很多脑筋的,有些意见还是非常好的。昨天我们在研究,要求每个区、每个街镇都要有一些保基本的养老机构,通过下一轮的布局规划,可以落实下去。当然还要论证,可能各个区、各个街镇情况不同,有不同的床位数等要求。我们想把均衡布局的要求布置下去。
第二个讲到市场这一块。现在市场上大家积极性很高,都想做一些养老社区,比如说在新建的小区里面有更多的便老服务设施,房间的设计也是适合老年人居住,或者说有一些为老服务机构。应该说,一部分慈善机构、公益性机构也愿意做这件事情。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我们要把政策体系理清楚,怎么既支持它,又防止有人借养老炒地皮,最后把养老产业片面“变味”成房地产开发。比如说在土地的使用年限上、价格上或者说在其他的政策上,包括水电煤、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让一部分真正想干的人搞起来。这就是半市场化的做法,也能解决很多养老的问题。
秦畅:不是光靠政府一头投钱增加养老床位,社会也要参与进来,提供一部分的养老床位。同时我知道上海未来要打造老年友好型的城市和友好型的社区,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很重要,要把各种文化的、教育的、医疗的、信息的服务统筹考虑,这个设想非常好。
杨雄:对,要有一个机构或者说一个团队来不断地考虑这些问题,统筹各方面的资源。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资源很多,可能政府的资源也分散在各个部门。要有把资源统筹起来的机制,确保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秦畅:养老中心有时候看看是一个物理概念,其实不然,变成政府要梳理所有的政府职能,以及和不同部门相互关联的支持体系,最后才能把养老资源统一起来。我看到短信平台上的问题,微博和短信平台上的建议和想法非常多,包括有听众朋友说,解决进养老院难的办法之一就是鼓励居家养老,在街道和社区多建一些小型的护理所,以此为大本营,为社区老人提供菜单式的养老服务。让很多老人在自己家里养老,还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希望市长把重心下沉到社区当中来。
还有一位开过民办养老院的卢先生说,实在打不进电话,他就是在徐汇区做养老院18年之久。有一位徐先生也是经营养老服务机构的,欢迎你。
滚动播报:杨雄市长作客"市长热线"与市民话养老滚动播报:杨雄市长作客"市长热线"与市民话养老
徐先生:杨市长你好,我们上海的养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我觉得现在养老问题有几块,一个是服务组织的培育问题,因为养老是一个老问题,但真正提供养老服务的很少,特别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队伍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