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山东省威海市物价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生猪养殖场以及畜牧等相关单位,对生猪价格及成本收益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生猪收购价格低于养殖户预期,许多养殖户观望心理增强,压栏待价而沽,导致饲养时间延长,生猪存栏量增大。在,春节前集中消费需求增加的作用刺激下,2013年1月中旬生猪收购价格每公斤超过17元,大部分待售养殖户出售存栏生猪,市场交易活跃。春节过后,市场需求减弱,交易明显减少,生猪收购价格一路下跌,2月底每公斤降至13元左右。目前,威海市平均每天屠宰生猪约1800—1900头,比年前下降约30%。
生猪存、出栏及养殖成本收益情况。据从统计部门了解,2012年威海市出栏生猪138.21万头,比2011年增加9%。畜牧部门数据显示,2013年3月4日,该市生猪存栏量115.05万头,比上月增加0.67%,比去年同期增加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12.28万头,比上月增加0.07%,比去年同期增加3.28%。威海市物价局通过调查了解到,威海市生猪养殖场(规模养殖)每头猪生产成本为:1621.9元(其中:饲料成本778元,仔畜价格514元,人工成本243元,医疗防疫费25.6元,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等其他成本61.3元)按照目前的生猪收购价格,净利润为58.1元。而生猪养殖户(散养)每头猪生产成本为:1658.9元(其中:饲料成本815元,仔畜价格522元,人工成本271元,医疗防疫费26.3元,其他成本24.6元),按照目前的生猪收购价格,净利润为21.1元。
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生猪市场价格变动情况。2012年10月至12月初,威海市生猪价格较为稳定,每500克在7元—7.13元之间波动。进入2013年,在外地商贩前来大批采购的助推下,价格迅速上涨,1月4日每500克8.17元,1月17日,涨至高点,每500克8.8元。1月下旬,猪价止涨回落,1月24日每500克8.6元,进入2月份价格回落幅度加速,2月6日每500克7.5元, 2月底每500克降至6.8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1%,比去年最低点(8月9日)低0.1元。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生猪市场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大幅波动。
当前生猪收购、屠宰、销售环节利润情况。近年来,威海市加强屠宰行业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生猪由屠宰企业统一屠宰。商贩联系收购每头生猪利润约5元左右,然后由屠宰定点企业统一上门收购生猪。根据走访调查,肉食品企业屠宰、销售一只生猪毛利润(含税金、管理费、水电、物流、仓储等费用)约23.1—58.6元。
从对我市家家悦超市的调查情况来看,销售一只白条猪按55公斤计算,每公斤20元,其毛利润约88元,若扣除人工费、管理费、水电等相关费用,基本就无利润可言。
当地市场政府投放储备肉情况。威海自2008年起设立了市级政府储备专项资金,用于威海的生猪活体储备支出。目前政府委托山东环山集团威海市环山养殖有限公司储备1.4万头生猪活体。按照威海每人每天消费100克肉的标准,目前威海储备的1.4万头生猪活体能够满足威海7天的猪肉供应。
生猪生产及存在的问题。一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威海市 2009 年 11 月开始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由于技术、设施、经费等因素影响,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还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畜禽企业少,多数规模畜禽养殖专业场(户)还是以自繁自养形式进行生产,特别是小规模种畜禽场居 多。二是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该市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所占比例不高,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饲养管理上,小规模养殖在生产发展中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知识,管理水平不高,抵御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能力弱,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大市场,易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三是生猪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威海生猪产品销售主要渠道是活猪直接供应市场,缺乏生猪深加工和精加工及生猪副产品加工的大型企业,现有的加工出口企业生猪来源主要从外地调入,使用本地生猪较少,没有形成生猪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加工体系,质量安全没有保障,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没有得到提升,不能更好地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四是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养殖户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饲料、兽药市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弱,产品质量与国际标 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推进生猪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根据调查情况,威海市物价局对推进生猪业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开展生猪产销协议活动。依托畜牧兽医工作站成立生猪产销协会工作站,通过举办培训班、发布产销信息、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服务作用,提高生产水平,加强产销对接,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增强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其次,加快生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把适度规模养殖放到产业化的高度来考虑,包括:准确把握市场,签订合同,以销定产;要完善产业化链条,走生态园区道路;合理引导小规模散养户的发展,鼓励散养户退院进区,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肉类加工龙头企业,延长生猪产业链,实现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三者利益有效对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三,建立健全长效的生猪生产扶持机制。不断完善母猪保险政策,切实解决好保险政策实施难度大、理赔操作难等问题;建立生猪生产保障基金,在猪价偏低时给予养猪户实施“收购保护价”或给予适当补贴;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尽快建立信用担保机制,为规模养殖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切实解决养猪“贷款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