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夜饭涨价背后充斥"霸王条款" 教您如何见招拆招
年夜饭莫吃出“年夜烦”
盘点消费投诉 教您见招拆招——
“珍肴美馔无须虑,除夕最乐是团圆”。由于今年除夕不放假,外出吃年夜饭成为不少“上班族”无奈的选择。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梳理历年来年夜饭消费投诉,发现餐饮经营者乘机打闷包、乱收费等行为较为集中。
投诉热点一:价格闷包
浦东新区林勇先生反映:去年春节,我们全家去某海鲜大酒楼吃年夜饭,筵席上放着几盘小点心和开胃菜。服务人员既不主动询问我们是否需要,也未在菜单上明码标价。大家想当然以为这是饭店赠送的。结账时却被告知得另支付50元“餐前小点”费。
【点评】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都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该酒楼的做法显然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投诉热点二:乱收定金
黄浦区张爱琴女士反映:我曾到区内一饭店预订年夜饭,一桌3000元,饭店要事先收取1000元作为定金,还不出具写有“定金”字样的收费凭证。
【点评】餐饮企业收取年夜饭定金已成行规,定金数额往往由餐饮企业单独说了算。但 《担保法》规定,定金数额应由饭店和消费者共同约定,且不得超过消费总金额的20%。
投诉热点三:菜名迷乱
长宁区李尧女士反映:我在饭店订年夜饭,电话订餐时,对方报了一通很讨“口彩”的吉利菜名,如“金玉满堂”、“时来运转”、“财源滚滚”、“年年大丰收”等,听得我云里雾里,不过感觉“很受用”,于是没有细问便订了。结果上菜时发现,所谓的“金玉满堂”就是清炒萝卜。普通一道家常菜,却因为菜名“花哨”而使价格抬高了很多。
【点评】一些饭店的年夜饭,菜名虽然“大吉大利”,但食材、配料的来源,烹饪方法都不标注,就连服务人员也说不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义务告知消费者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具体到餐饮业,有关菜品的主料、配料、重量、工艺等,经营者有义务明确标注并向消费者明示;对于消费者的相关询问,有义务详细解答和说明。(记者 张家琳 实习生 金可澄)
【友情提醒】
● 外出吃年夜饭时,还有哪些事项值得关注?
市消保委提醒:
1、问清收费。要看清饭店菜单标价,问清饭店是否可自带酒水、是否收开瓶费、是否设最低消费等,以免结账时“被消费”。
2、点菜时不被“吉利”菜名误导,在称量鲜活水产品时,要看清饭店电子秤有无计量部门的强检标贴,以确保真材实料,货真价实。
3、餐后要索取清单,及时核对价格、数量后再结账付费。
● 就餐时万一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处理?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
1、保持饭菜原状,立即与饭店负责人交涉;
2、如尚未食用,或尚未造成健康问题,可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与饭店协商妥善解决;
3、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证据,如已造成健康问题,应及时就诊并保留病历卡、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
4、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立即向市食药监部门报告,避免因错过最佳调查时机而导致食物中毒无法认定。
● 外出欢宴还需警惕“贼手”光顾
市公安局治安总队黄奕警官指出,春节长假期间是亲朋好友外出欢宴高峰,可由于疏忽大意,不法分子也乘机大肆侵财。如何应对餐饮场所失窃?警方提醒关键在于事前防范,如:入座进餐时,应把贵重物品,像手机、皮夹、拎包等放置于自己视线范围之内,要么就贴身摆放;还要有效利用餐饮场所提供的椅套和防盗钩。使用椅套时要注意上下罩严实。一旦遭遇突发事故,要及时报警。
(来源:解放日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