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超       烟酒       冷冻       乳品        肉品      糖业       调料       粮油       保健      饮品      餐饮       日化
当前位置:主页 > 消费安全 >
代表委员做客《政务直通》共谈农民工困境
时间:2014-03-11 23:05  浏览次数:

代表委员做客《政务直通》共谈农民工困境

  两会代表委员谈农民工困境(央广网记者 赵娜娜 摄)

  央广网北京3月11日消息 11日21点-22点,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香桂做客中央台《政务直通》两会特别节目,共谈农民工困境。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政务直通》两会特别节目,我是方亮。两会期间,每晚的21点到22点,《政务直通》和您一起直面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给大家介绍做客直播间的嘉宾:第一位,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先生!欢迎您何老师。

  [何香久]谢谢。

  [主持人]感谢您来到我们直播现场。同时为您介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香桂女士。欢迎您,香桂。

  [曾香桂]谢谢。

  [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的光临。两会期间的政务直通,大家可能比较习惯听到书记、市长在节目里谈各自城市的发展,那么今晚的两位嘉宾他们的交集在哪儿呢?介绍一下,何老师今年带来了关于农民工的提案,主要围绕着的就是如何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而曾女士本人就是农民工代表,曾经在广东多个地方打工,现在是在东莞的一家物业公司担任工会主席的职务。这一次她带来三份建议,重点在于如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所以我们今晚关注的群体就是农民工,要聊一聊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怎么样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其实,开场不停的说农民工、农民工这个词,这个词三个字本身似乎就充满了矛盾:干的是工人的活儿,身份却还是农民。所以我们也知道一直有学者呼吁:能不能取消"农民工"称谓。但是也有学者保留,说这正好揭示了这种尴尬——身份和职业的背离。我特意查了一下,农民工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1984年社科院的一本杂志里,这几年其实大家也已经更加熟悉比如农业转移人口或者叫进城务工人员这样的说法,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三个词都出现了。比如说这样的表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且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我不知道何先生怎么看围绕农民工这个词本身认识上的一些变化?

  [何香久]我们国家是个城乡二元结构,那么我们现在的农民还是一种社会阶层,是个社会身份,他还不是一种职业,什么时候我们把农民真正当作一种职业,或者他就成为一种职业,那我们才会有了很大的进步。

  [主持人]农民是农民,工人是工人,他也就不会经常放在一起。我记得去年河南代表团唯一的一位农民工代表来自山东枣庄,她叫张晓庆,她当时提出的议案就是能不能把农民工改称为产业工人。曾老师,在你以前打工过程中,包括后来当选为人大代表了,会介意这三个字的称呼吗?

  [曾香桂]我不介意农民工这个称谓,因为我感觉农民工背后的的福利待遇会比较受关注,被称为农民工还是产业工人都无所谓。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三个字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大。我知道您去年两会上的提案也是关于农民工群体的,当时是建议把外来工子女在原户籍区本该享受的国家义务教育补贴转入到入学地来。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建议?

  [曾香桂]因为我身边的很多农民工子弟很难入读公办学校。每到小孩要读书的时候,大家心里面都很慌张。我进行了一些调研,希望农民工子弟能够入读公办学校最好,如果不能入读公办学校,也希望能够把我们在户籍地的义务教育经费够补贴到孩子读书的学费中,减轻我们供孩子读书的压力。另外,给民办学校资源的补贴,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福利,教师资源能够提高教育质量。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义务教育是免费的,但如果上不了公办学校要去民办学校的话,会不会收费?在当地大概差距多大?

  [曾香桂]去年上民办小学是每学期2000多,但是不同学校收费也不一样。

  [主持人]也就是能不能以社保卡的形式,钱跟着人走。一年下来这个事情进展得怎么样?

  [曾香桂]2013年给我的答复是,经费跟着人走是一种创新,也肯定这种做法,将会同财政部、教育部调研。具体的他当时跟我说就是在做学籍卡,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有希望,但是什么时候能够成为现实,我也很期待。

  [主持人]我们和你一起去期待。与去年相比,您今年提交了三份提案——《十个手指弹钢琴建立起外来工市民化的长效机制》、《以点带面推动社保体系更完善》、《关于农民工"本土市民化"问题的若干建议》。从一份到三份,从着力教育问题到更宏观的农民工"市民化"话题,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曾香桂]我作为农民工代表,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很大。既然当了代表,就要关心我们这个群体,怎么样能够让我们过得更好,或者在制度设计上让我们走得更好。所以,我就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在东莞也发了两千多份的调查问卷,怎么样去实现市民化。调查结果让我有点意外,有28%的人愿意落户东莞,剩下的有人在考虑中,有的也会根本不考虑入户。

  [主持人]就是说不想拿到当地城市户籍的或者还在犹豫的这两个人群已经过了一半了?

  [曾香桂]对,超过7成,所以我想愿意入户东莞,怎么样能够创造一个更好的制度,让他们在流入地实现市民化。不愿意入户东莞,能否发展县一级的经济,让他们能够在本土市民化。

  [主持人]实际上是能不能给大家更多选择的空间和更多选择的权利的问题。话题转到何先生这一边,曾女士这次拿出了三份建议,而您的提案主要突破口却放在了《让农民工享受更多的文化权益》,为什么聚焦这个点?

  [何香久]我觉得我们农民工进城以后首先面临的是文化的尴尬,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我们这几年国家财政对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是很大的,这几年国家财政投入700多个亿,干什么了?主要是村村通工程,再偏远的山村也能听到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也能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村村通工程是很有效的。我们建了60多万个乡村书屋,每一个乡镇都有文化站,但是我们政府投入了这么多钱,这些离开乡土的农民工享受不到了,而且我们政府投放在城市的这一部分文化红利农民工也享受不到。

  [主持人]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




上一篇:顺德书记微访谈 与市民讨论城市升级建设   下一篇:三元股份,定增募资40亿 由地区龙头向全国扩张
分享到:
文章编辑: 网络整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