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几则新闻:近日,市企业职工食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它将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企业职工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公布首批食品安全“黑名单”企业,5家企业被曝光;海宁一非法加工窝点被端,当事人被刑事拘留,非法腌制香肠的工业用盐、腌制好的香肠被查获。 尽管几则新闻所述事件不同,但都显示了我市对市民“舌尖上安全”的关注和保护,仔细来看,一则事关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的重点监管,一则显示了对食品安全违规企业的严厉惩戒,一则反映了对食品安全问题源头的打击力度。食品安全事关百姓福祉,必须要有这些全方位、强有力的举措和行动,只有在事前、事中、事后广布监管网,食品安全问题才能无处逃遁,同时,在方法上也要注意到,抓好源头才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抓好源头能让食品安全监管事半功倍。食品安全问题遭人诟病,在于它产生的危害,而在它产生危害前,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再到餐桌上,有一条完整的链条,一旦链条的前端源头控制不好,则问题食品在餐桌上作乱后,一方面危害发生难以挽回,另一方面对链条前段追责难度也会加大。倘若在源头就将问题防范好,不仅后续之灾难以发生,而且可节约不少后期监管成本。上世纪90年代,欧盟为应对“疯牛”危机,建立牛及牛肉标识追溯系统,之后被推广到大部分农产品中,后来发生蔬菜感染危机时,他们很快找到致病源,有效制止了一场食品恐慌。 食品安全监管抓好源头并非易事,这需要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由被动转为主动,从事后严查到事前预防,在做好事后控制之余,尽可能多地使用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对于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要从事食品生产,必须具有必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人员、设备,以及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对这些企业所用食品原辅材料的来源、配方、品质、安全卫生状况,也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建立追溯制度,严格管控食品安全的源头,让食品的来源清晰明了,有据可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我们在餐桌上用餐时,想知道这个食品来自哪里,可以通过查询得知它经过的整个流通链条,我们的食品安全定会更有保障。